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院务公开 > 招标公告 > 老人吃药治病 吃出了胃出血

招标公告

老人吃药治病 吃出了胃出血

点击次数: 867      信息来源:    作者:曾丽青    编辑:     发布时间:2015/8/13     
      吃药原本是为了治病,却因为盲目吃而进了医院,这类例子并不少见。近日,我院又收治了这么一位老人,只顾吃药不监测,结果吃出了胃出血。医生说,盲目用药是很多消化道疾病的罪魁祸首。
 
吃了一年的抗凝药
 
      老潘今年77岁了,一年前,他被确诊患有房颤,需要长期有效的抗凝治疗,否则就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经过一番调整,医生给老潘用上了华法林。
      这药断断续续吃了一年多,效果也挺好。然而,最近,老潘伯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对劲,有时候会头晕,胃口也越来越差。后来上厕所,居然拉出了黑便。这吓坏了老潘一家,赶紧把他送到了我院看病。
 
吃出了胃出血
 
     老潘的黑便是典型的消化道出血症状,这让他有点紧张。果然,检查后医生说他是“胃出血”,须住院治疗。
      老潘平时胃没明显不舒服,饮食上也很精细,他没想到自己也得胃出血,后来经医生详细询问病史才得知原委。
      原来,老潘每天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医生交代他要定期检测凝血指标,可他总嫌麻烦,久而久之就不以为然。
      消化内科医生陈杨雷表示,老潘之所以胃出血,是华法林过量所致。长期服用抗凝药,导致老潘凝血功能差。血化验发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超过正常值的好几倍。
      陈杨雷说,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华法林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该药影响人体凝血功能,若盲目使用便会导致出血,轻微的可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以及月经过多等;严重的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消化道出血,最严重的可发生颅内出血。
 
不少药会引起胃肠道不适
 
     陈杨雷说,华法林是一种抗凝良药,正常剂量能抗凝,过量了就容易导致各种出血。长期服用必须定期监测凝血指标,不断调整。监测的指标主要是INR,调整满意后,仍需每个月查一次。
     除了像华法林这类抗凝药物外,不少抗炎止痛药,也会引起胃出血。
     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保泰松、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甲硝唑、红霉素、丝裂霉素等抗生素,虽然两者作用机制不一样,但均容易损伤胃黏膜,引起消化性溃疡甚至胃出血。
 
定期监测是重要预防手段
 
    很多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容易造成胃肠道黏膜损伤,并且用量越大、服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若不注意对胃的保护,发生胃出血的几率就越大。
因此,长期服药就应定期复诊。老潘因疏于监测,才导致用药过量引起胃出血。
     另外,年龄大有老年性疾病的人群,身体可能存在多种危险因素,长期服用抗凝药和止痛药等,更应该通过定期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做到治病、护胃两不误。
 
 
  • 急救电话
    120

  • 投诉电话
    ·  上班时间:
    0576-87236196
    ·  非上班时间:
    0576-87236218

  • 院长信箱
    yhrm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