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疼痛自行服用止痛药?别乱吃!或可引发肾衰

健康教育

疼痛自行服用止痛药?别乱吃!或可引发肾衰

点击次数: 409      信息来源:健康浙江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24/7/26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疼痛问题,如关节痛、头痛、牙痛、肌肉痛等。当疼痛难以忍受时,很多人会选择自行购买止痛药服用,觉得等药物起效了,就能让身体轻松不少。吃过止痛药的你,早已经将“是药三分毒”这句话抛诸脑后,在你看来,只要眼下的疼痛能止住,就说明药物是有效的。

然而,大部分人只知道止痛药它能迅速、快捷地缓解疼痛,却很少了解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不该吃。止痛药用药不当,很容易给肾脏带来损伤,因此,千万不能盲目使用

23岁的小钱(化名)是一名大学毕业生,近期反复牙痛,他便连续吃了9颗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随后出现呕吐、腹胀、乏力的症状。肾功能检查结果提示:小钱的血肌酐已达391umol/L(正常男性标准104umol/L),被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内科主任医师李青华严肃地告诉小钱:“急性肾衰竭很危险,你现在的血肌酐水平非常高,如果用药后肾功能不能恢复,可能需要透析治疗。”幸运的是,经过一周的住院治疗,在肾内科医护人员的精心诊治下,小钱病情逐渐好转,之后顺利出院,最近一次门诊复查时,小钱的肾功能已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小朱(化名)今年30岁,但是患有偏头痛的毛病已经长达5年,每次头痛发作的时候,小朱就自行去药店购买止痛药服用。这段时间,小朱又开始头痛难忍,一气之下,她就吃了五颗止痛药,随后出现了双侧腰痛伴呕吐的情况。一开始小朱还以为自己是感冒了,还在卫生院输了几天液,但也没好转,于是她来到医院看病,医生为其查肾功能:血肌酐306umol/L,被确诊“急性肾衰竭”,经积极治疗后肌酐逐步恢复。

小洪(化名)是一名来绍兴工作的年轻人,最近也是时常头痛发作,为了达到“见效快、早点控制”的目标,小洪自行加大了止痛药的剂量,一次性吃了2颗朋友从香港带来的特效止痛药(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当天晚上,小洪就出现了腰背部酸胀痛的症状,第二天去医院一查,确诊“急性肾功能衰竭”。

对于止痛药物的使用

肾内科专家提醒

肾脏是机体代谢化学物质、各种药物并排出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日常所摄入的食物、药物等都是需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的。因此,肾脏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随着各种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和各种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引起的肾损害日益增多。药物性肾损伤可以是轻度、可逆的,也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肾脏损害。

1.我们通常能在药店买到的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在服用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仔细阅读药物标签,按照说明书服药;

2.不过度或过量使用止痛药;

3.对于心脏病、高血压、肾脏疾病或肝脏疾病的患者,正在服用利尿药物,以及年龄超过65岁的人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避免出现药物性肝肾损伤等严重后果。

2.如果是从中国香港或国外带来的止痛药物,和国内止痛药物规格很有可能不同,或者成分相似,必须翻译、仔细阅读原包装内的药品说明书,做到规范用药。

3.禁止长期自行服用止痛药。长期使用止痛药很有可能会引起慢性肾病、慢性肝病等不良后果,众所周知,慢性疾病很难逆转。

4.如果服用止痛药物后,出现尿量减少、尿色加深、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尽量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5.禁止自行同时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止痛药物,谨防药物剂量超量。

药物性肾损伤的治疗时机及处理措施对预后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讲如能及时正确治疗,多数药物性肾损害患者可以转危为安,甚至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所以当在服药期间突然出现了尿量异常、少尿无尿、血尿、蛋白尿、夜尿增多、水肿等症状时,要警惕可能是药物导致的肾损伤,应当尽快选择正规医院的专科进行诊疗。

止痛药物一旦使用不当很容易出现急性肾衰竭,对于止痛药物的使用,一定记得严格遵照医嘱。如果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到医院门诊咨询,可以选择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同时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规范,正确服用止痛药物。

  • 急救电话
    120

  • 投诉电话
    ·  上班时间:
    0576-87236196
    ·  非上班时间:
    0576-87236218

  • 院长信箱
    yhrm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