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年未复查 竟已悄然成肝癌 直到破裂大出血才被发现

点击次数: 464      信息来源:急诊科    作者:孙雨    编辑:     发布时间:2024/11/13     

DSC00774.JPG

近日,43岁的张先生(化名)来到玉环城关与好友相聚,却毫无征兆突发剧烈腹痛,好友紧急将其送至玉环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经检查,张先生血压骤降至84/35mmhg,血色素仅80g/L,CT显示“肝内肿瘤伴破裂出血”。

“快,马上联系介入科!”医生根据经验判断,肝内肿瘤恶性程度高,极可能是肝癌破裂,引发了致命的失血性休克,当务之急,快速止血才能为生命抢夺生机。

生死时速间,医院立即启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介入科主任郑胜闻讯赶来,迅速组织团队实施“介入栓塞术”。通过直径不到2毫米的细针在腹股沟穿刺血管,通过导丝、导管配合,插管直达肝脏供血动脉,仅30分钟内就成功封堵出血血管,赢下关键的第一战。

次日,待张先生的生命体征平稳,外科团队接力作战,马不停蹄实行开腹手术,清除腹腔内积血高达1600毫升。并完整切除肿瘤以及病变的肝叶,从根源上截断出血。而术后病理证实,引发破裂出血的确为肝癌。日前,张先生已经平安出院,正接受后续治疗。

肝癌悄无声息地给人致命一击,其实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原来,张先生早在2016年体检时,就发现自己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等系列指标正常,便未进行抗病毒治疗,随访检查数次也无病情变化,就以为没什么大碍。

近两年,张先生也时常感觉乏累无比,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未曾到医院进行乙肝的各项检查。不料,肝癌已经悄然生长,不知不觉间造成了如今危险的局面。

肝癌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肝癌的高风险群体。目前随着医学的进步,部分慢性乙肝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通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和定期随访,大多数患者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医生提醒,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肝癌的关键,肝癌的常规筛查项目包括腹部B超和血清甲胎蛋白(AFP)。一般人应常规体检1年1次,患有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或有家族史的人,应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肝功能、腹部B超、肝纤维化、乙肝病毒定量等项目。慢性乙肝患者即使肝功能指标正常,也应定期进行检查,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治疗,以免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 急救电话
    120

  • 投诉电话
    ·  上班时间:
    0576-87236196
    ·  非上班时间:
    0576-87236218

  • 院长信箱
    yhrm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