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台州学习平台】健康知识丨便秘患者不可轻信偏方

媒体报道

【台州学习平台】健康知识丨便秘患者不可轻信偏方

点击次数: 237      信息来源:台州学习平台    作者:盛丹婕 林莲女    编辑:     发布时间:2024/9/18     


台州玉环的潘女士(化名)是近10年的“老便秘”患者,4年前,她听信“秘方”喝“通便茶”,服用“轻松排”,不料今年肠镜检查时,被告知全结肠豹纹花斑样改变,医生诊断为结肠黑变病。

肠镜检查

给肠道“加把劲” 却吃成“豹纹肠”

潘女士今年54岁,患有便秘,在试用“通便茶”后,潘女士感觉效果不错,便开始尝试各种通便茶和保健品。

由于长期服用这类产品,前不久,潘女士腹部感到不适,便来到医院开展肠镜检查。检查显示,潘女士整个肠道内壁呈现豹纹花斑样,色素沉着明显,诊断为“结肠黑变病”且结肠黏膜多发息肉,若继续发展,有癌变的可能。

豹纹肠和隆起的肠息肉

停止服用“偏方” 肠道可逆转

医生了解潘女士相关生活饮食习惯后,判断结肠黑变病是“通便药”吃出来的。幸运的是,病变发现较早,还有恢复正常的机会。

据了解,结肠黑便病是指结肠固有层巨噬细胞吞噬含有脂褐素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正常的结肠黏膜就像口腔黏膜一样,是淡红色的,看起来光滑平坦,黏膜表面的小血管纹理清晰可见。

一般情况下,有慢性便秘且病史较长的患者,长期大量服用含有蒽醌类成分的通便药物、保健产品等,就有可能患上“结肠黑变病”。

大部分结肠黑变病患者停止服用药物6-12个月后,结肠黏膜颜色会慢慢逆转,但部分重度黑变患者难以消退。

虽然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的、非炎症性的、可逆性的疾病,但它会破坏我们的肠黏膜屏障,可能会增加我们结肠息肉发生率,且结肠黑变病合并肠癌、肠息肉的概率较高,严重时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因此需要半年或1年肠镜检查。

正常结肠(左)VS结肠黑变病(右)

医生提醒,便秘患者不可轻信偏方,平时应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便秘患者需根据症状不同,遵医嘱制定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才能远离“豹纹肠”。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hare_to=wx_singl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art_id=2539269596017349676&item_id=2539269596017349676&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

  • 急救电话
    120

  • 投诉电话
    ·  上班时间:
    0576-87236196
    ·  非上班时间:
    0576-87236218

  • 院长信箱
    yhrm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