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台州学习平台】健康知识丨天气寒冷,这类人群千万小心
点击次数: 310 信息来源:台州学习平台 作者:徐怡君 编辑: 发布时间:2025/1/18今年54岁的颜先生,早在20多岁时就得了高血压,他却一直不愿意吃药。结果最近天气寒冷,“不堪重负”的脑血管突发破裂,他因脑出血偏瘫住院治疗。

神经外科手术
一周10个 高血压“最怕”降温
“那天在家就是有点头晕发昏,突然半边身体就动不了,人也说不出话。”在台州玉环市人民医院,颜先生回忆起发病那天的情景,还是后怕。
“患者是左侧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因出血面积较大,情况较重,当天就安排了穿刺引流术。”颜先生的主管医生,台州玉环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思强介绍,和颜先生情况类似的还有隔壁病房的王大爷。
同样也是有30年高血压病史和突发脑出血,今年65岁的王大爷一直有服用高血压药,因此病情较轻,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
据统计,在颜先生入院的一周内,神经外科团队共收治了10名脑出血患者,集中在50-80岁中老年人群,基本都是高血压患者。
幸运的是,经过穿刺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不同的治疗手段,这10位患者病情稳定,肢体功能等得到了一定改善和恢复。

神经外科医生查房
气温骤降,为什么脑出血会增多?
“我们的血管和水管一样,会跟着气温变化出现热胀冷缩,导致血压升高。”玉环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曾怀文解释,气温骤降会导致脑血管病发作的风险增加,主要和血压波动大、户外活动减少、代谢减慢等多重因素有关。
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差,自动调节功能减弱。遇上气温骤降后,血管剧烈收缩,血压骤升易引起动脉破裂,损害脑组织。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寒冷天气下,会比普通人更容易突发脑出血。
脑出血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早发现和早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极为关键。患者在发病后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单位,得到规范治疗,可增加恢复机会,提高后续生活质量。

快速识别脑卒中
脑出血的高危人群:
心脑血管功能减退的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脑血管出现病变的患者。
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复发。

脑出血预兆
为了安全过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有效降低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风险:
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温暖,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
合理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和血压,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合理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热量和高盐的食物。
定期监测健康状况: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高血压患者要坚持长期、规律服用降压类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及时调整用药,不能自行随意加减药量或换药、停药。

预防卒中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ource=share&art_id=3506178471278515160&t=1737169029147&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350617847127851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