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脖子痛以为是老毛病,一拖延竟拖出肿瘤危机
点击次数: 173 信息来源:神经外科 作者:李雅洁 徐怡君 编辑: 发布时间:2025/3/19脖子时不时酸痛
许阿姨以为是颈椎病犯了
休息休息就行
并未在意
直到左手麻木无力
抬手都抬不起来
她才上了医院
竟查出“神经鞘瘤”!
幸有神经外科团队手术精准摘除
还她健康
“拖”到手麻 查出“瘤”
许阿姨家住玉环,三个月前就感觉颈部酸痛,休息片刻能缓解,她就一直拖着未治疗。
直到近日,许阿姨的颈部疼痛加剧,左手也出现了麻木的感觉:“脖子不能转,一转就痛,手也麻麻的,抬不起来,啥都干不了。”这下,许阿姨慌了神,赶忙来到医院。
神经外科医生依据许阿姨的症状,安排了颈椎磁共振检查。结果令人揪心——颈5椎体水平髓外硬膜下结节,考虑是椎管内神经鞘瘤。
“椎管内神经鞘瘤常见于脊髓背侧神经根,多见于胸段和颈段。”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思强介绍,这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鞘膜(雪旺细胞)的良性肿瘤,约占椎管内良性肿瘤的一半。
这雪旺细胞就如同神经纤维的 “保护衣”,负责给神经纤维提供营养、支持以及绝缘保护等作用,神经鞘瘤便是由其异常增生引发的,属于良性肿瘤,在椎管内良性肿瘤里占比近半。
因肿瘤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运动障碍、肌力下降、肢体麻木等症状。
在椎管内病变的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最精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精准锁定瘤体的位置与大小。
显微操作 精准除后患
“神经鞘瘤,肿瘤?不会变成癌吧!”一开始得知诊断结果,许阿姨一家闻“瘤”色变,满心担忧与恐惧。
好在有神经外科团队耐心的解释和安抚,打消了他们的顾虑:“椎管内神经鞘瘤为良性肿瘤,一般一次手术就能彻底切除,不用太过焦虑。”陈思强着重强调,神经鞘瘤包膜完整,一般手术效果良好。但要是拖到晚期,脊髓会因肿瘤长期压迫,出现功能变性,所以发现后,应尽早手术,以免影响脊髓功能。
经过术前完善准备,许阿姨顺利在全麻下接受颈后左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摘除术。
据介绍,相较于传统的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借助显微镜操作的半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能在摘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脊柱的稳定性。
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需要切除双侧椎板,这对脊柱的稳定性破坏较大,而半椎板肿瘤摘除术只切除一侧的部分椎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还能有效降低远期脊柱不稳与后凸畸形风险。
术中,手术团队完整剥离长约1.5公分的椭圆型肿物后,在显微器械下精细缝合硬膜,圆满完成手术。
术后,许阿姨的颈部疼痛解除,左手也恢复知觉,目前她已康复出院,生活重回正轨。
医生提醒 别让“小痛”掩“大病”
医生提醒,神经鞘瘤生长缓慢、起病隐匿缓慢,早期症状往往只是不典型的神经根疼痛,极易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脊柱疾病混淆,导致早期诊断困难重重,误诊率颇高。
所以,当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类似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时,千万别掉以轻心,椎管内神经鞘瘤或许正暗藏其中。
为了健康着想,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做全面检查,揪出病因,防患于未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守护健康的关键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