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 玉医信息 > 2010年玉医信息第四期

玉医信息

2010年玉医信息第四期

点击次数: 5254      信息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10/2/6     
 
 
 
 
 
 
第四期(总第463期)
        
                        二○一○年二月六日
 
    编者按:2月5日下午,玉环县第二届名中医评选结束,我院中医科蔡行平、郭崇秋两位同志获评。他们在岗位上踏实工作,勇于创新,显示出超群创造力,为医院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刊特选登他们的事迹,以飨读者。
 

治好病才是硬道理

——记玉环县第二届名中医、中医科主任蔡行平
    蔡行平,男,我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近20年,他爱学习,勤思考,勇于创新,在诊疗工作中结合临床实践及中医理论,提出“肝病缠绵、治脾为先”及以附子为主治疗肝病的观点,还研制了“吴胡五苍汤”方剂,救治了大批疑难杂症患者。
    蔡行平坚持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勇攀高峰。1991年刚参加工作时,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上门看病的人寥寥无几。他就把大量空闲时间用来学习研读中医基础理论等专业书籍。从接触第一个病人开始,蔡行平都会把每天看过的特殊病人进行记录、分析。譬如,病人出现了哪种症状、会是什么原因,该用哪些药,药性对病情会起到哪些作用,他都一一记录分析。他认为这样对患者病情的关注,对自己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后来,病人渐渐增多,蔡行平总为自己仅有中医技术不能救急而寝食不安。为了尽量让患者看好病,缩短医治疗程,减轻病人痛苦,他大胆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先进方法,虚心向老医生学习、请教,阅读了大量的医学文献,并广泛收集民间验方。凭着对病人的用心和一股钻劲,凭着对医学的孜孜追求和勤奋努力,二十年勤奋不辍的工作探索,蔡行平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尤其在中医消化、呼吸系统方面成果显著。
    蔡行平说,医学是一门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特别是中医科,没有套路可寻,只能靠平时自己积累经验,结合中医基本理论,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20年来,蔡行平积极探索中医学科的发展,不断更新技术,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他不仅能够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知识正确处理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而且在一些疑难杂症形成了自创独特的临床点滴。对喘证的治疗,在我县首先开展了“冬病夏治”,对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提出要根据其具有“痈”的特点与临床“证”的特性,进行从痈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观点。在祖国传统医学基础上,遵古医训,博采众长,集中西医理论之精华,肝病治疗上提出了“肝病缠绵、治脾为先”及以淡附子为主治疗的观点。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症状而用药,灵活地辨证施治,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医对肝病的认识水平和治疗内涵。
    一位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反复肝功能异常,多年在多家大医院诊治均不见好转,患者找到了蔡主任。根据患者面色身目黄染、乏力纳差、苔白浊、脉沉弦等体征。蔡主任辩证其为阴黄、寒湿阻遏,当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进行治疗。三个月后患者黄疸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蔡行平还研制了一个方剂——“吴胡五苍汤”,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特效。2005年,他发现反复口腔溃疡病人特别多,而一直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他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选择在治疗口腔溃疡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味中药,吴茱萸、胡黄连、五味子、苍术、白及、五倍子、肉桂、甘草等中药材,根据方剂学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组成“吴胡五苍汤”,进行治疗脾肾阳虚型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经过三年多近80位患者的临床实践,使不少患者减少了药费开支,得到了实惠,且复发率很低。一位反复口腔溃疡5年余的患者,平均每月发病1次,口腔黏膜、舌面多处溃烂、疼痛使他痛苦不堪。经人介绍他找到了蔡主任。根据患者口内溃疡多块, 溃疡色白,周围不红,舌淡苔白腻,脉沉弱。蔡主任诊断他为“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为脾肾阳虚型,治以吴胡五苍汤煎服7天,口腔溃疡明显消退,14天后口疮完全愈合,随后一年再未复发。
    蔡行平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让一批又一批的患者走上了康复之路。2009年,他的门诊量达15138人次,占中医科门诊人次的59%;病区年会诊量5040人次,救治了大批疑难杂症患者。
    蔡行平还十分注重科研和临床相结合,不断积累经验,积极撰写科技论文,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吴胡五苍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荣获县卫生系统论文中医组三等奖,“探讨健脾固摄为主治疗妊高征产后蛋白尿”被评为玉环县科协第二届论文评审三等优秀科技论文,“济川煎加味治疗功能性便秘”获玉环县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肝病缠绵,治脾为先”理论获玉环县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蔡行平认为,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看好病才是硬道理。身为科主任的他既要干好科内管理工作,又要完成每天诊治病人的任务。而作为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在西医和专科医院的冲击下发展面临“四面楚歌”,他深感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
    对中医科的发展,蔡行平一直有自己的思想。他认为,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只有摆脱各种因素的困扰,真正得到各级领导的帮助支持,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综合医院站稳脚跟,才能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壮大。中医要得到重视和发展,中医大夫首先要坚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上任后,他及时了解同事们的想法,提出我院中医科要发展中医内科、妇科、中西医结合、中医康复、针灸推拿、中医理疗等,他的想法立刻得到了院领导及同事们的支持。在他的带领下,近几年我院中医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绝活”医生
——记玉环县第二届名中医、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郭崇秋
    郭崇秋,男,玉环县首届名中医、我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会员、浙江省针灸学会会员、浙江省推拿学会会员。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25年,他刻苦钻研,练就了一身绝活,被人称为“绝活”医生。
    走进郭崇秋的办公室,他正在为一位腰腿疼痛的病人揉捏着。不到三分钟,病人就感觉不疼了。笔者好奇地问郭医生用的是什么疗法,这么快就使病人恢复了健康?他介绍说,这是“冯氏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法”,这位患者是急性腰椎小关节损伤错位,几分钟就好了。
    25年了,郭崇秋就是这样不断地给患者带来一个个康复的喜悦。
    郭崇秋勤求博采,常年不辍。从事针灸推拿工作,不同于内科临床医生,付出的是脑力加体力双重劳动:先对患者仔细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治疗,运用针灸、推拿、正骨、小针刀等疗法治疗、开方,还要告诉注意事项及功能锻炼,每天30多个病人,累得他满身是汗,没一刻空闲。特别是点穴位推拿和脊椎正骨,靠的是熟练手法技巧和足够的力气。了解郭崇秋的人都知道,他有一身绝活。
    郭崇秋的第一项绝活是“冯氏新医正骨疗法”。在我县一些海岛贫困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人们的常见病、多发病。2003年他拜师北京空军总医院冯天有少将(教授)系统学习“冯氏新医正骨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椎体小关节紊乱等颈肩腰腿难治疾病。该疗法入门难,求精更难。为了学好这项技术,更好地为我县人民服务,郭崇秋每年都要自费到空军总医院学习。经过多年来刻苦钻研,手法技能不断提高,基础触摸手法求细求精求深求透,正骨定点复位手法求稳求准求轻求巧,熟悉正常人体形态学、病理人体形态学、运动人体形态学,做到指下明了,心中有数。曾有一位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求治时双下肢剧痛,肌力下降,不能行走,被确诊非马上手术治疗不可。经认真检查后,他采用“冯氏新医正骨疗法”定点复位手法后,病人立刻站了起来,走了出去,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令在座的病人及家属目瞪口呆。难怪病人总说:“郭医生的手很灵,我们的腰部或某个关节不对,他一摸就知道,比CT还准!”
    郭崇秋的第二项绝活是“小针刀疗法”。1992年,他率先在我县运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软组织病。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不开刀的闭合性微创手术疗法,对颈椎病、腰腿痛等骨关节病和软组织病有奇效,有效率达95%以上,且费用低。小针刀易学难精且还有一定风险,为了更好地用好针刀技术,郭崇秋曾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学习了三年,并多次参加小针刀发明人朱汉章教授的亲授学习,才将这项技术运用于临床治疗。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除受西医强有力的挑战外,还肩负着弘扬中华传统医学的重任。西医把大批常见疾病患者吸引走了。郭崇秋就另辟蹊径,利用传统医学优势,从疑难杂症入手,边摸索、边实践、潜心钻研,在运用传统体针结合头皮针、耳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基础上,郭崇秋查阅大量资料,反复推敲,2004年,他在我市率先运用医用羊肠线浸泡药物穴位无痛埋线疗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这是他的第三个绝活。
    郭崇秋的第四个绝活是“化脓灸疗法”。针对农村缺医少药少时间等问题,根据中华传统医学结合民间疗法,开创化脓灸疗法,该疗法不打针、不吃药(或用很少药)、安全、费用特低,慢性顽固性颈肩腰腿痛软组织疾患有奇效,且诊治到治疗结束只需二次来医院,也节省了患者大量时间。50岁的城关沙岙江某,患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占椎管3/5,右侧腰腿剧痛一月难眠,运用化脓灸治疗,经灸治45天(首次在医院灸治),腰腿痛症消,一直在从事海涂作业。另外,该疗法治疗费用低,江某45天共花费400元。
    “浮针疗法”是郭崇秋的第五项绝活。颈椎病、腰肌劳损、慢性肌筋膜炎等等慢生软组织损伤是现代人的高发病,而用浮针疗法治疗这类病有特效。该疗法有别传统针刺,治疗方式轻松休闲,微痛(或无痛),安全,留针时间长,可一时或一天,或更长至72小时,留针时可干轻松的工作,特适合上班族患者,可边上班边治疗,工作治病两不误。
    为了这些绝活,郭崇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他推行专病专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脊椎骨关节错位运用冯氏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法;浮针治疗背部筋膜炎及筋水肿,其疗效优于局部封闭疗法,且安全无副作用;自创多针刺法,治疗枕大神经卡压性偏头痛;几十年的老腰痛(慢性腰肌劳损)运用小针刀一次而愈。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的临床经验,并很快上升到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撰写的《小针刀治疗腰椎棘间韧带损伤61例报告》、《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粗针滑针法治疗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37》、《针刺埋线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10例》、《浮针治疗肩背肌筋膜炎》、《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腰腿痛》《化脓灸治疗慢性肩胛提肌损伤》等10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市乃至全国学术会上交流。其中,《化脓灸治疗慢性肩胛提肌损伤》获玉环县卫生系统科技论文二等奖,《浮针治疗肩背肌筋膜炎》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
    郭崇秋认为,中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在西医所不能为的地方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大有所为”。平时,他积极参加省内外学术活动和业务学习,重视医学继续教育,认真带教实习生,承担玉环县中青年中医骨干师带徒工作。他还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他说:“有资料统计,颈椎病患者中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率占12%,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我县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就诊率很低。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今后我希望在这方面对他们有所帮助。”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郭崇秋本着认认真真看病,堂堂正正做人的生活准则及“做一个对得起病人的好医生”的承诺,用自身的医术折服了同行,也赢得了病人的尊敬。2006年被评为“玉环县首届名中医”。
    “病有可为,有不可为。如果本来有可为,由于自己的少学,便应对作不可为,以后再看到有可为的方法,就不胜懊悔。”作为一位医生、一位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在为患者解除痛苦的道路上不懈地追求,郭崇秋将永不停止地努力下去,自觉履行着一位医生的神圣职责。
 
 
 
 
 
 
  • 急救电话
    120

  • 投诉电话
    ·  上班时间:
    0576-87236196
    ·  非上班时间:
    0576-87236218

  • 院长信箱
    yhrmyy@163.com

  • 书记信箱
    yhyysj@163.com

  • 投稿信箱
    tg723601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