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 玉医信息 > 2010年玉医信息第三十期
玉医信息
2010年玉医信息第三十期
点击次数: 1756 信息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10/11/30第三十期(总第489期)
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本 期 要 目]
★ 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培训 促进合理用血
★ 为艾滋病防治筑起第一道防线
★ 医疗服务到海岛 健康服务入人心
★ 手指划破小口子 老汉昏迷一个月
★ 重伤后昏迷一个月后苏醒
★ 一份迟来的感谢
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培训 促进合理用血
为促进科学合理用血,杜绝不必要的输血,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11月18日晚,县卫生局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临床用血管理知识讲座”,特邀市中心血站站长关亮来院授课。
关站长详细讲解了“合理科学用血概述”、“血液成分的应用”、“常见输血问题探讨”等科学用血知识,并结合《浙江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考核细则》的相关规定,介绍了《临床输血申请单》等医疗文书规范化书写。他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向患者,传授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的用血理念,既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又能节省有限的血液资源。
我院及县卫生局、县中医院、县红十字医院等单位100多位医护人员参加了学习。
(医教科 范彬)
全县自愿咨询检测点将增至4个
为艾滋病防治筑起第一道防线
今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笔者从县疾控中心了解到,到今年底,我县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将增至4个,为广大群众尤其是“高危人群”、“恐艾”人士提供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等服务。
据悉,我县原先在县疾控中心设有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并已运行了六七年。随后,我院和县妇幼保健所也相继设立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
今年8月,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联合发文,要求到2010年底,全省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至少要建立3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承担咨询检测任务。服务对象是接触过或怀疑接触过艾滋病有关危险因素和需要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人员。根据这一文件精神,我县又在县二院开设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全县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将增至4个,覆盖港南、港北。
我院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设在皮肤性病科。该科主任许益汉告诉笔者,该门诊服务内容包括提供免费艾滋病知识信息、心理咨询、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服务,免费梅毒抗体检测,并发放相关宣传材料。“整个过程必须是咨询者自愿的选择,并且是完全保密和免费的。”
艾滋病传播途径一般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在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性接触已成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
许主任提醒,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建议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本 刊)
医疗服务到海岛 健康服务入人心
我院“院长访千家”活动再入海岛
11月23日,我院内科、骨科、五官科、B超等11名民主党派人医务人员,在党委书记陈增瑞的带领下来到海山卫生院,为村民们义诊和开展“院长访千家”活动。
岛民看病不方便
听说我院的专家要来海山义诊,村民们一大早就在这里等候。
虹田村的蔡某告诉医护人员:“这里的群众看病很不方便。乘船出岛到县级医院看病,挂号、排队、候诊,轮到看病再回来,要很长时间。如果能早一天预约,我们到医院就能马上看病就好了。”她还说,由于长期住岛上,惟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渡船,出去一次还要掐着时间赶回来,否则赶不上航班就回不来了。
针对群众提出这一问题,我院与海山卫生院长期结对,坚持每年下海岛开展义诊活动,为岛上群众送医送药送温暖,使这项工作形成制度。
医疗专家受欢迎
义诊活动吸引了很多村民,“医生,给我的眼睛检查检查。”“医生,你们下次什么时候来……”村民们围着医生饶有兴致地问长问短。
在现场,43岁的陈某开心极了,她激动地说:“鼻子塞住好多天了,正想抽个时间出去,今天医生上门了,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65岁的林某不断地念叨,自己的高血压药物控制得不佳,专家来了得来看看。医生告诉他,高血压患者不能吃太咸的东西,要坚持服用降压药,定时监测血压。林某不断点头,测完血压后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单取药去了。
专家们把最好的医术和服务带给海岛的群众,实实在在为海岛居民的身体健康排忧解难,受到了他们的广泛赞许。
健康服务入人心
医务人员一边为患者诊治,一边认真倾听患者心声,认真记录他们的各种建议和意见。说起对医院工作提建议,老人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在县医院出院后,卫生院也知道了,而且还到我家随访。以前县医院给我打个电话回访,我就很满足了。现在服务都到家了,我还有啥好说的。”
“前段时期农民健康体检,由于年迈,家庭子女对老人体检参与热情不高,是卫生院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甚至安排好车辆接送。如今,岛上老人们基本上人人得到健康服务,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大部分人对医院的服务表示满意,并对医院经常组织精干力量到海岛义诊表示欢迎和谢意。据此,我院“百名院长访千家”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多次的“院长访千家”活动,进一步贴近了医院与患者,准确实时地了解群众的想法,增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更好地普及医学知识。为此,医院将结合工作实际把随访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本 刊)
手指划破小口子 老汉昏迷一个月
锈钉木刺刺伤容易感染破伤风
手指被划破一道小口子,有时也会成为“夺命杀手”。近日,一老人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伤口而昏迷了近一个月。
60岁的唐盛福老人,四川资中县人,长期在玉务工,10月14日,老人因感觉颈部僵硬、胀痛,来到我院骨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老人明显外伤,考虑可能是颈椎病、肌肉劳损引起的不适,暂住骨科病房。
当晚,老人出现进食呛咳、呼吸困难、心跳快、血压高、颈项强直、肌张力高等症状。医生诊断后发现,他患得是破伤风,情况十分危险。不久,老人便出现昏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ICU)抢救治疗。老人这一昏迷,便是整整29天。
经过医院全力抢救,老人病情逐渐好转。11月23日下午,笔者在我院ICU看到,老人躺在床上,能正常与医护人员沟通。说起自己的病情,他感叹自己很幸运。据他回忆,他长期在工地干活,以前被钉子划伤过,但从来都没在意。
ICU副主任郑孝敬介绍,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后产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木刺、锈钉刺伤、不规范的接生等,都极易引起破伤风。
破伤风一般发生在外伤后1-2周左右。发病越早,病情越重。病人常常表现为先出现张口不便、说话不清、进食困难,病情加重后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四肢发硬等症状。病人受到轻微的刺激即可引起全身抽筋,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抽筋时病人往往满头大汗、口唇青紫、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停止,死亡率较高。
医生提醒:千万不能忽视锈钉、木刺带来的小伤口,如果不慎出现外伤,无论伤口大小都应该及时处理,尤其是对于伤口小而深,又不清洁的,应马上到医院进行清创处理,并在24小时内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林俊亮 郭庆庆)
重伤昏迷一个月后苏醒
锦上添花,高压氧治疗又让“植物人”开口说话
近日,一“植物人”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后,竟然开口说话了,让家属惊喜不已。
16岁的周航,今年10月10日傍晚遭遇了车祸,致“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两肺挫伤”,不幸深度昏迷。在我院治疗近一个月后终于有了意识,但他还是不会说话,且肢体不能自主活动。10天前,在医生的建议下,周航接受了高压氧治疗。
11月16日下午,笔者在高压氧科看到,做完氧疗的周航刚被父亲抱出氧舱,他长得文质彬彬,面带微笑。面对医护人员的关心,周航略带腼腆地说:“谢谢医院的医生护士、叔叔阿姨!”虽然语速有点慢,但很清晰连贯。
据高压氧科的赵美英主管护师介绍,周航首次做高压氧治疗时,躺在推车上像个“植物人”,叫他也没什么反应。当做完第4次治疗后,他突然讲话了,让家人非常惊喜。今天是第6次做高压氧治疗,他能坐轮椅了,在父母的搀扶下还能走几步。还有2位做高压氧治疗的病人,一位是中风,另一位是脑外伤,效果也都很明显。
为了让大家分享他们的喜悦,乐观的周航母亲一定要搀扶儿子走几步,母子俩不约而同地“耶”了一声,并伸出手指做出了胜利的姿势。
看着儿子一天一天地好起来,周航的父亲周德勇也有些激动,“要感谢医院的医生护士,儿子现在明显好了起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据了解,我院高压氧运行两个月来,共有35人患者陆续在我院进行了氧疗,病种涉及脑外伤后遗症、中风、脑瘫、老年痴呆症、眩晕症、突发性耳聋等,患者反应良好。 (本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