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 玉医信息 > 2011年玉医信息第一期
玉医信息
2011年玉医信息第一期
点击次数: 1771 信息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11/1/14第一期(总第495期)
二○一一年一月十四日
[本 期 要 目]
★ 心系海岛 寒冬送暖
★ 我院节能降耗初见成效
★ 登山观日出迎新年
★ 青年结联盟 合作搞活动
★ “心梗”“溶栓”越早越好
★ 两粒降压药吃“倒”老太
心系海岛 寒冬送暖
我院组织服务队为海山群众义诊
1月13日上午,海山百姓迎来了一支医疗服务队,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B超、心电图等。这是我院开展的年关“寒冬送暖”活动之一。
由于海岛群众就医困难,我院就将海山作为2011年“送医下乡”的第一站。当天上午9时,医疗队刚抵达海山卫生院,就被手持病历、化验单、药袋的村民围了个水泄不通。林女士的孩子只有1岁,咳嗽一个多星期还没好,于是接诊大夫仔细检查了孩子病情,并指导正确服药。
在现场,笔者发现,虽然不是诊断自己的病情,但一旁的群众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神里充满了对专家们的信任。
61岁的蔡大妈一直感觉自己肠胃不大好,虽然肠镜检查无异常,但蔡大妈还是怀疑自己患有肠肿瘤。外科专家刘璐庆主任医师为蔡大妈做了仔细检查,又耐心地向她讲解疾病知识,指导定期复查。蔡大妈激动地说:“我本打算抽空到医院再检查一次,想不到专家来了,可以过个安心年了。”
听说一村民长期卧病在床,专家还深入村民家里为其义诊。
(本 刊)
我院节能降耗初显成效
我院自去年6月份提出了节能降耗工作目标以来,实施科学管理、注重节能细节,现初显成效。
一是加强宣传,全院参与。向全体职工不断宣传教育,将宣传画、标语张贴到各病区,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的节能降耗意识;要求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从节电、节水、节纸,到爱护、保养仪器设备等多方面献言建策,医院形成了良好的节能氛围和行为习惯。
二是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医院制定严格的节能目标责任制,按需配备灯具,杜绝长明灯;空调温度适当,杜绝无人空转现象;办公设备减少待机能耗,下班随手关闭电源开关;节约每一滴水,做好污水再利用工作,加强用水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合理使用办公用品和耗材,注重纸张的再利用。
三是加强管理,初显成效。加大巡视力度,特别是夜间用电、用水。科室值班人员在下班后,对医院的电梯、照明、用电设备等进行巡查,做到该关则关。院部经常组织巡查暗访,督促强化“节约”措施的落实。
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2010年医院在新增2个病区及业务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较2009年节水约3000立方米、节电约10000度、节约燃油约46440升,共计金额约34万元。
(本 刊)
登高观日出迎新年
“看!看!看!太阳出来了!”1月1日早上6时40分许,我院43位职工登上田螺基山头,共同迎接2011年的第一缕阳光。
为迎接2011年的到来,我院专门组织职工爬山比赛。当天早上5时,虽然户外寒风刺骨、一片漆黑,但职工们准时在县中医院门口集合出发,一路上大家精神抖擞。经过1个多小时步行路程,参赛的职工都陆续登上了田螺基山头。
“2011,我们来了!”当新年第一缕阳光出现时,大家欣喜若狂,一阵阵呐喊声在田螺基山头回荡。在场所有人都被这壮美的景色所吸引,大家欢呼着,有人拍照留念,有人则默默许下新年的美好祝愿。
“虽然登这座山已好多回了,但这种活动很有意义。”职工们不禁感叹。据了解,该院自2000年组织登田螺基山看迎“千年曙光”以来,连续多年都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团委 敖程斌)
青年结联盟 合作搞活动
我院成立青年活动联盟邀请职工加盟
1月6日晚,我院青年联盟组织的首个活动——吉他培训班,在七楼原图书室正式开课了。来自各科室10余名吉他爱好者,在专业老师的指点下认真的拨弄着手中的琴弦。
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加强全院职工的交流与合作,团结和引导全院青年成长成才,团委组织成立了青年联盟。
青年联盟以青年文化学习班为载体,通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加强青年合作与交流,为构建一种和谐、快乐的医院氛围,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本次吉他培训班就是青年联盟系列活动之一。
据了解,2010年底,团委开始筹建青年活动联盟。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向全院职工发放调查问卷300多份,了解职工兴趣、爱好和征求活动意见。在此基础上,对职工渴望参与的活动进行归类,分批成立相关的兴趣小组,组织职工定期参加活动。同时对一些职工要求高的项目请专业人士进行培训、指导。
今后,青年活动联盟将陆续开设瑜伽游泳等培训活动,欢迎广大职工踊跃参加。
(范彬 敖程斌)
“心梗”“溶栓”越早越好
近日,我院成功运用第三代纤溶药物阿替普酶治疗,成功抢救心肌梗塞病人。
家住玉城街道的潘先生,今年39岁,因突发胸闷、胸痛被送到我院,经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医生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确认无禁忌症后,决定对其进行药物溶栓治疗。但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顾虑多,经过多方打听,一个小时后才同意溶栓治疗。
之后,医生运用第三代纤溶药物阿替普酶对潘先生进行了溶栓治疗,并结合其他综合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结果2小时内患者胸痛缓解,心电图提示溶栓治疗成功,而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由于心血管内科医生的沉着果断,为治疗赢得了宝贵时机,挽救了濒死心肌,在改善疾病预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溶栓疗法是近年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新措施。心肌梗塞说白了就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被凝血块堵塞,引起心肌缺血坏死。“溶栓”是指采用药物将凝血块溶解,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开通,恢复供血,挽救心脏。
虽然溶栓成功与否受许多因素影响,但最关键的因素是时间。溶栓治疗在“心梗”发作3小时内开始效果最好。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溶栓治疗开始得越早,血管开通就越早,对心肌的挽救效果也就越好,死亡率下降越明显。省级医院已广泛开展心脏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后狭窄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但基层医院条件限制均尚未开展,而急诊转院又有一定风险,故药物溶栓治疗目前仍是我们抢救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手段。
(内一科 李玉珍)
两粒降压药吃“倒”老太
只因多吃了两小粒药,结果头晕被疑为感冒了,身体受罪不说,还虚惊一场。1月13日,家住海山的林老太经历了这一闹心事。医生提醒,服用降压药须特别谨慎,一定遵循医嘱,不能随意改变服用量。
65岁的林老太海山乡人,患有高血压病,一直口服两种降压药物——卡托普利和尼群地平,服用方法是一天三次,每次各一片。1月13日早上,她像往常一样服降压药,这时才想起前一晚忘了服药,于是便把前一晚的药一同服了。
一个多小时后,林老太开始出现头晕等不适,以为自己感冒了。家人见她面色蜡黄,提不起精神来,正好我院专家正在村里义诊,便带她去看看。
周朝阳主任经仔细询问与检查发现,林老太血压只有85/56毫米汞柱,属于低血压,是因为多吃了两粒降压药而引起的。
医生立即让病人平躺,并进行补液治疗。躺在病床上的林老太似乎对自己的无知有点后悔,说:“我以为才那么两小粒药,应该没大问题,想不到闹出这么大事来。”经过治疗,两个小时后林老太血压恢复正常。
医生介绍,低血压可造成人体各器官的供血不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病。血压低,容易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病人会常感头晕、乏力、头痛、眼前发黑、思维迟钝、精神疲惫、心情压抑等,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严重者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降压药有许多种,药理作用和降压机理也不完全一样,高血压病人服药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心血管一类的药物,用药非常严格,更必须按医生处方服用,逐渐调整,别说多吃两片,有时就算多吃半片也会引起令人想象不到的危险后果。
(本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