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 玉医信息 > 2011年玉医信息第二十一期
玉医信息
2011年玉医信息第二十一期
点击次数: 1353 信息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11/8/10第二十一期(总第515期)
二○一一年八月十日
[本 期 要 目]
★ 吹响“二甲”冲锋号角 严阵以待迎接复评
★ 我院通过档案管理市一级复检认定
★ 护理部举办“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汇报会
★ 医生查房进入“移动时代”
★ 开车接手机酿成车祸 医院上演生命接力赛
★ 救命恩人终身不忘
★ 铁屑刺颈险夺命 医生妙手巧取出
★ 简讯两则
吹响“二甲”冲锋号角 严阵以待迎接复评
8月9日下午,我院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对等级医院复评工作进行临战前再动员、再部署。
会上,杨善浦副院长部署了等级医院迎评工作,并列出了近三周工作时间表。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落实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急诊急救、三级医师查房、病历质量等,改善就医环境与诊疗秩序,强化“应知应会”培训与考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做好本职能范围内的各类资料的汇总、审核。
据了解,“二甲”复评初步确定由市卫生局组织检查,9月初结束。临战在即,龚院长要求全院职工务必统一思想,再接再厉,集中精力投身到迎接“二甲”复评的最后冲刺阶段,向最后的胜利发起冲锋,确保顺利通过“二甲”复评考核。 (本 刊)
我院通过档案管理市一级复评认定
8月9日上午,由市档案局、市卫生局相关专家组成的市级档案目标管理考评组一行四人,对我院的综合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复评认定。县档案相关领导陪同评审。
考评组在认真听取了徐金女副院长关于医院概况、院档案管理现状和自查情况的汇报后,到档案室进行了实地查看,查阅了我院综合档案、病案管理、图片档案、人事档案、业务档案、数字化档案等基本情况。
考评组对我院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定我院顺利通过市一级目标管理复检。他们认为,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财、物得到充分保证;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确保了档案有章可序;各类档案符合档案目标管理要求,并实现了综合档案、病案一体化管理。
评审组还对我院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医院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档案工作,加大《档案法》宣传力度,让每位职工主动参与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确保档案完整、齐全;要加强民生档案的收集,并确保档案收集的及时性,切实维护医院及职工的基本权益;档案管理要围绕医院工作中心开展工作,加快数字化档案的建设步伐,做好相应的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为医院发展提供便利。
据悉,我院于1980年开始立卷归档,2005年成立综合档案室,并获得市一级认定资格。档案室配备了较为齐全的软硬件设备,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各类制度,有专职管理员一人,现有各类档案138746卷。自建档以来,共有11280人查阅档案18286卷,档案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为全院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院办 郑丹雪)
护理部举办“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汇报会
8月3日下午,护理部在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护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汇报会,徐金女副院长、护理部负责人、各科室护士长参加了会议。
会上,各护士长通过多媒体形式交流了上半年的持续质量改进项目,从资料收集、问题分析、计划制定、措施落实、效果评价等一整套的持续质量改进程序进行汇报,大家还就实施过程中所收获的体会进行了交流。项目内容涉及到压疮预防、手卫生、监护仪使用、手术部位标识等19个项目。护理部王敏丽主任组织点评。
徐金女副院长对全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进行了总结。她认为,护理部自2005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以来,与等级医院评审紧密联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年上半年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项目涉及范围广,可操作性及推广性强。希望各护理单元继续规范开展此项工作,以达到持续提升护理内涵、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的目的。
据了解,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今后,护理部将定期组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成果分享活动,为各科室相互学习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 刊)
医生查房进行“移动时代”
我院ICU试行移动查房
近两月来,ICU开始试点移动查房。从此,我院医生查房进入“移动时代”。
实行移动查房,医生在查房时可随时通过移动查房车调阅患者的病历和各种检查、化验等信息。并且清晰展示影像资料,实现放大、缩小,调节灰度等胶片无法实现的功能。在新医嘱系统上线后,医生就可以在患者床边记录病情变化,直接下达医嘱,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科室和医院的管理终端。
移动查房车是一个移动医生工作站,车上装载微型机箱和液晶显示器,采用无线运作方式,在无线覆盖区域可方便接入医院内网。查房车的高度和键盘倾斜度可根据使用者的体型及习惯自由调整。
据了解,查房是住院部医生每天的例行工作。以往,医生需要随身携带一大堆病历本,并以手写方式记录医嘱信息,这样无法实时查阅患者的各项病历信息,也容易在护士转抄医嘱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实行移动查房,便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方位地分析,减少了中间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医疗差错的发生。
ICU主任周朝阳表示,移动查房特别适合医疗组,确实为医生查房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提升了查房的工作效率。(本 刊)
开车接手机酿成车祸 医院上演生命接力赛
近日,一位司机开车中接手机酿成车祸,导致严重闭合性腹部外伤,经我院多科联合,成功挽救生命。
8月6日下午,53岁的老胡正驾驶五菱车出去办事,对方来电催促,就在接手机一刹那,忽见一辆电动车横穿马路。为避免相撞,老胡猛打方向盘,结果紧张之余错把油门当刹车,车子冲进了绿化带,并与绿化带里电杆相碰停了下来。五菱车车头严重变形,老胡被方向盘死死地卡住,被人救出来只感到腹痛厉害。
16点30分左右,120将老胡接入我院急诊室。当时,老胡面色苍白,血压低,上腹部两块因撞击而出现的瘀斑,双下肢挫伤。急腹部CT检查提示腹腔大出血。病情危重,须紧急手术探剖。
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经过急诊外科相应处理后,16点55分将老胡送到了手术室。此时老胡出现了休克,血压无法测出。情况十分危急,加快输液、准备自体血回输机、麻醉、气管插管、剖腹探查、取血……各科室间上演了又一次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赛。
17点15分,手术医生探查发现病人腹腔中有大量不凝血,小肠被强大的冲击波震成四节,有肠内容物溢出;部分升结肠(大肠的一部分)也出现断裂,右肝出现了破裂……外科医生为老胡做了大、小肠及肠系膜与血管切除与修补,肝修补;骨科医生为老胡的下肢进行清创修补。
经过医生仔细的探查止血、大量输液、补血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之后,病人的血压慢慢回升,在手术快结束时,病人的血压、心率逐渐转为正常。在历经5个多小时的手术后,老胡被送入ICU监护治疗。
三天后转入普外科。经过精心治疗,目前老胡病情稳定,克服了“肠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已经能进半流质饮食。
据外一科张宝杭主任介绍,以前医院也接诊地过许多车祸的伤者,像这样严重的腹部外伤病人实属罕见。在这场生命的接力赛中,急诊科、ICU、外科、手术室、麻醉科、骨科、检验科、CT室、事务中心环环相扣,齐心协力将生命的热度传递,把“救死扶伤”的职责履行到极致。
同时,张主任还提醒各位驾驶员,为了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在驾驶机动车辆时切勿接听或拨打手机。如果开车时,驾驶员确实要使用电话,一定要先找到一个能够安全停车的地点,把车停下来再拨打电话,养成安全行车的好习惯。(敖程斌 吴夏青)
救命恩人终身不忘
近日,在玉务工的小黄来到我院行风办,不停地说“谢谢”。小黄告诉工作人员,他上月初,在我院做了肾结石手术,择日将回老家云南休养。这次住院,不但捡回了一条命,还得到了医生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他终身难忘。因此,回家之前一定要亲自来感谢救命恩人——泌尿外科的郑俊斌副主任医师。
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前,36岁的小黄,两年前开始感到左腰反反复复痛,时而还有尿频尿急。辗转多地诊治,但效果欠佳。7月1日开始,又腰痛又日益加剧,无法耐受,三天后他来到我院就诊,泌尿外科郑俊斌副主任医师接待了他。检查发现,小黄的肾盂和输尿管交界处多发结石,大的达26×33毫米,并且左肾出现重度积水、尿路感染。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结石大而多,大半个肾都“烂”了,手术风险相当大,并且一次手术难以将结石清除,建议到上级医院治疗。小黄告诉郑医生,自己经济拮据,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用,本来自己就是外来的人,人生地不熟,再去外求医很不方便。
思量再三,郑医生答应为他手术。经过周密的讨论和术前准备,7月6日,郑俊斌副主任医师、陈孝敏主治医师共同为他施行了“左肾穿刺造瘘”加“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幸运的是,手术非常成功,两周后小黄好转出院。 (本刊 朱芳)
铁屑刺颈险夺命 医生妙手巧取出
在玉务工的小霞(化名)被铁屑刺伤颈部危及生命,日前,经我院医师实施手术,铁屑被成功摘除。
7月30日上午,正在清港某红冲厂上班的小霞工作时不小心,被飞溅起的铁屑击中颈部,伤口顿时血流不止。工友们马上将他送到当地医院。经X片检查发现,靠近颈部有一金属异物,位置较深,病势凶险!于是病人被送入我院。
普外科陈勇锋主治医师接诊了病人,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可能因为大出血不止,呼吸窘迫危及生命,具备急诊手术指征,立即为患者施行颈部清创和探查术。结果发现一长2厘米的椎形铁屑穿破甲状腺,紧贴气管壁。陈医生运用娴熟的手术技能,顺利地摘除了金属异物。
陈医生介绍,患者非常幸运,如果稍动弹,金属展物就可能刺破气管,导致窒息,危及生命。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小霞已痊愈出院。 (麻醉科 吴平蕾)
简讯:
1、7月27日下午,护理部在三楼学术报告厅开展糖尿病专科护士选拔,通过竞聘产生了一名糖尿病专科护士。
2、8月4日晚,我院在感染病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开展全员手卫生和院感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举行了理论考核。 (本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