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综合管理 > 优秀团队 > 任劳任怨钻医术 尽职尽责抓管理

优秀团队

任劳任怨钻医术 尽职尽责抓管理

点击次数: 5483      信息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10/10/26     
 
 
 
   杨善浦,玉环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8年,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医技,赢得了群众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并荣获了“玉环医院儿科重点学科带头人”、“玉环县第二届科学和技术带头人”、“玉环县创新型领军人才”、“玉环县名医”、“浙江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是艰辛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是勤勉的事业和优异的业绩。

扎根沃土  业精于“勤”
 
    1982年8月从学校毕业后,来到玉环县人民医院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知,为病人服务是永无止境的,既然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就要作生命的守护神,就要为病人解除痛苦,就要奉献。
    1984年,医院将儿科从大内科分离出来,杨善浦有机会参与了儿科病区的创建工作,并且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儿科大夫之一。两年后儿科门急诊独立,至此儿科这一完整学科在玉环县首次正式建立,他成为了医院儿科第一任主任,当时摆在他眼前的困难是人才结构、硬件设备、技术水平与周边兄弟医院的较大差距。为此,他和同事们团结协作、勤奋学习、科际交流,靠一份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努力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儿科工作的特点使他养成了勤快、细心、耐心的职业心态。因为除了疾病本身,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病人,还有庞大的家长团体,工作辛苦劳累不算,有时还得不到患儿家长的理解。面对繁重的临床工作,看着疲惫的医生们,杨善浦以医院为家,二十多年放弃了所有该享受的探亲假和多少个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以身作则,全身心投入儿科事业。
    杨善浦严谨治医,工作一丝不苟,对患儿细心热情,视患儿如亲儿,这是群众的普遍评价。难怪总有家长说:“我的孩子是杨院长看着长大的!”家长们的信任成了杨善浦前进的动力。在他的门诊诊室,每次都人潮如涌,尽管小病人如此之多,他还是一一细心的诊治,始终和颜悦色地回答家长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慕名求医者众多,以至于超时下班是家常便饭。在他的带领下,学科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小儿呼吸内科和新生儿科十余项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及横向技术合作,其综合实力已走在台州市同类医院的前列,儿科诊疗水平得到了同行和患者的普遍认可。
    杨善浦还积极探索和实践儿科诊疗模式的创新,自建科以来,先后组建了门诊、病房管理一体化的“院中院” 模式和“一日病房”制度。经过数年的实践表明,此为综合性医院的管理改革和创新、优化服务流程、加强科室环节质量控制积累了经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和作用,并赢得社会和广大患儿及其家长的广泛赞誉。
杨善浦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大家咬咬牙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正是这句朴实的话,正是他亲力亲为在临床第一线的行动,激励着全科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儿科呈现出一种求上进、讲规范、重服务的良好氛围。几年来,儿科学术迅速发展,现已成为玉环县、县卫生系统、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引领团队,克服科室人员严重紧张局面,每年完成繁重临床工作任务;年各种危重急病抢救500多例,抢救成功率92%以上;完成年门急诊量18万多人次(占全院总数1/4多),年住院近3000人次。科室多年被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心系桑梓  精益求“精”

    杨善浦的家乡是临海,玉环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想不到在这儿一干就是28年。虽然要从事大量行政工作,但他始终亲临科室主持科室疑难和危重病例的临床救治,主持临床病例大讨论及科内大查房和教学查房,参加院内外危重病的抢救会诊,组织较复杂技术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定期出专家门诊。在从事大量临床工作和医院行政工作的同时,他还担任台州市医学会儿科学组委员、玉环县医学会副会长、玉环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台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职务,并参予我县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诊治和处理工作,做了大量有效工作。
    几年来,杨善浦还承担着我县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传染病诊治的组织管理和实施。特别是去年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陆续在各地暴发,我县防控形势严峻,杨善浦担任我县手足口病防治专家组组长、甲流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并具体抓医院防控工作,亲自制定医院防控预案、组织职工培训与演练、指导甲流宣传工作等等。整天处于超负荷运转之中,但他没有一丝怨言,无私奉献,处处以自己的言行体现和提升党性,以自己的言行来展示一位医者的本色与风采。
    杨善浦勤于探索,不断进取,在本学科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主持县科技局立项课题三项,获科研经费十余万元,其中两项已结题;合作县科技局立项课题二项;获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等若干项。《婴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不同饮食疗法疗效观察》研究获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当代医学研究》论文评选一等奖。每年多次参加各级各类学术年会和继续医学教育,不断充实和奠定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及时了解本学科前沿学术动态。数次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上作大会发言、书面交流和主持市级儿科学术交流会。曾参编《最新临床药物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儿科危重病症现代治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两本专著;并以第一作者在国家一、二级医学卫生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包括论著和临床研究十余篇。指导和带教年轻医师,督导临床工作规范实施,在同行和社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
    在成绩面前,杨善浦常始终认为:一个集体靠一个人是发展不起来的,要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他重视人才储备,注重对年轻医生的业务培养,定期召集科内医生疑难病例专题讨论和业务学习。同时,鼓励年轻医生考研、外出进修学习等。杨善浦常对年青的医生说的一句话就是:学无止境,贵在精益求精。

开拓进取  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杨善浦副院长对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是他作为业务院长的一贯做法。平时,杨善浦既担负着学科带头人的责任,同时又是身负重任的医院管理者。在他看来,医院的发展要在医疗内涵质量的提高、医院层次的提升上下功夫,并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核心。他着重强化和完善医疗核心制度建设和管理,教育规范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注重医、教、研为三位一体的医师培养,加快人才梯队与学科建设。多年来,他反复研究并借鉴外院经验,亲自起草并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医院内涵建设文件,并不断加以完善;关于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项目实施办法、科技创新奖励暂行办法,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学历学位教育规定、重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办法及考核办法等,为医院可持续发展营造激励机制和强大动力,也为重要临床工作和科研课题顺利开展创造必需条件。他还特别注重强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的联系,玉环医院已成为安徽医科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台州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使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进而推动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
    作为分管医疗业务的院长,面临的工作任务和压力是难以想象的。由于县级综合性医院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的工作繁琐、细致。既要关心医疗质量与安全,又要关心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既要抓医院管理,还要外出参加会议、学习;既要做好临床服务工作,又要做好临床科室技术指导;既要抓低年资医生的三基三严训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要抓中高级职称人员的继续教育;既要受理医院内部的各种接待工作,还要抓医疗文书质量;既要抓全院医教科研工作,还要自行完成科研课题……他总是一个人两肩挑,任劳任怨,从不计个人得失。工作中,为最大程度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等社会热点问题,他还积极协调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在医院大力实施人性化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每月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和药品比例控制管理,规范合理用药,降低药品比例;积极组织实施“临床路径技术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降低医疗费用;发挥公立医院职能,推出对贫困患者实行减免医疗费用的优惠政策;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送医下海岛山区,支授农村卫生工作;与多家省级医院开通远程网络会诊系统,让玉环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等等。细微决定成败,通过他献计献微、精心组织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医院效益没有减少,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实现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2001年医院决定(在国内最早之一)“引进”医院ISO9001:2000和ISO4001:1996的质量和环境管理双体系,他被任命为医院“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双体系贯标工作,带领贯标小组,经过日日夜夜不辞辛劳,建立起了医院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提高了管理效益,提升了医院软实力。在浙江省卫生厅第二轮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和等级医院复评中,杨善浦任“创建办”主任,全面负责落实和组织实施等级医院各项标准和系统工程工作,带领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医院的质量、服务、管理均有长足的进步,推动了质量持续改进,在省专家组全面评价中取得了台州市同级医院最好成绩,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玉环卫生事业和医院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近年来,医院临床、科研水平全面进步,医技队伍迅速成长,医疗环境显著改善,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而在这些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里,无不渗透着他无私付出和辛勤汗水。多年来,他获得各级多项荣誉,有关事迹在省委组织部《时代先锋》等报刊上宣传。他认为荣誉代表过去,当为将来的最好激励和鞭策。
  
 
(撰写于2010年初)
 
 
  • 急救电话
    120

  • 投诉电话
    ·  上班时间:
    0576-87236196
    ·  非上班时间:
    0576-87236218

  • 院长信箱
    yhrm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