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综合管理 > 优秀团队 > [玉环卫生感动2008十大人物]天使有情更有才
优秀团队
[玉环卫生感动2008十大人物]天使有情更有才
点击次数: 6488 信息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11/2/26 她是一位平凡的女孩,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着全部的精力与智慧;她是一位普通的护士,以服务好病人为乐,赢得了病友与同行的赞许;她是我县护理战线上的一位新秀,凭着自己的深厚护理底蕴和过硬的操作技能,获得了台州市“优秀之星”的殊荣。她,就是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师李金娥。
个子不高,有点瘦小,走起路来一路小跑。一袭洁净的衣帽,一双清澈的眼眸,一脸动人的微笑,这是李金娥留给人的第一印象。
李金娥,1999年前从嘉兴卫校毕业来到县人民医院。工作10年来,她一直把为病人服务当成自己的快乐,以她特有的温柔为千千万万病人解除痛苦。
神经内科的病人大多是老年人,患脑血栓、脑出血的患者多。这里每天要为患者进行精心的鼻饲、吸氧、导尿、口腔护理等大量基础护理,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护理工作,李金娥一刻也不敢松懈,她说:“哪怕是再简单的工作,也要做得用心细致。”
在玉环医院,李金娥脾气好是出了名的。到神经内科的病人或偏瘫,或言语障碍,或生活不能自理,忍受着身心、病痛的双重折磨,免不了有些脾气,对待医护人员的态度有时也很生硬。可不管受多大的委屈,李金娥在病人面前都是很乐观的,她从来不把自己的情绪带给病人。每当她走进病房时,总是用灿烂的笑容、温和话语温暖着病人的心。“阿公阿婆”不离口,“请”字当头,“您”字当先。有怨言的病友,跟她一交谈,用她的热心、诚心、耐心、细心化解了他们的病痛。
护士的水平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和病人的安危。为能及时抢救那些危在旦夕的生命,李金娥苦练基本功。用她的话说,只有平时技术过硬,战时方能赢得更多的胜利。她手里干着,耳朵听着,眼睛看着。各种监护仪器的每一次数字跳动、每一个声音发出,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和耳朵;患者的每一个细小动作,每一次病情变化,她都会及时发现并及时通知医生,在最佳的时间给予相应的治疗。从生命体征到患者神志,从出入量的平衡到各种引流物的量、色、性状都是观察的重点。抢救的时机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所以李金娥在工作时从不敢掉以轻心,决不放过任何的异常征象。
今年一月的一天清晨,李金娥值后半夜班。科室里好6位重度脑出血病人,每半个小时内就要观察一次瞳孔、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记录病情变化。整个晚上李金娥几乎没法停下来,早上7点多,李金娥最后观察一遍,准备交接班了。
32岁的唐某脑出血一直血压偏高,家人又不在,李金娥有点不放心就再去看一下他。不料,叫了一声唐某竟然没反应,测血压240/198毫米汞柱,看瞳孔散大。
“不好,是‘脑疝’”! 李金娥马上意识到大事不好。
“快快快,迅速静滴甘露醇!”她对自己说,一边通知医生!
不几分钟,唐某总算有意识了。
蒋医师说,脑出血病人发生“脑疝”,如果观察、救治不及时死亡极高。唐某能够救治过来,完全是李金娥得理得迅速。
而这种靠平时的过硬功夫,战时从死神手中抢救出生命的例子在她的工作生涯中比比皆是。
“亲眼看着一个垂危的病人转危为安,亲手把一个命悬一线的病人抢救过来,那份欣喜和自豪是旁人难以体会的。”李金娥感慨。十年的工作经历, 让她也深深体会到,护理工作仅仅依靠一腔热情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广博的知识面和精湛的护理技能,才是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
李金娥有一双灵巧的手,有一颗细致的心,更有一种勇敢拼搏的精神。李金娥十分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从不轻易放弃每一次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培训。虽然每天的护理工作都很忙,但下班后忙着练习、回家后挑灯夜读都是常有的事。2005年,她首次站在玉环首届青年医学技能竞赛上,获得了三等奖。2007年,她再次参加青年卫技人员医学技能竞赛,以绝对优势技压群芳获得了一等奖。她还参加台州市护理岗位技能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也就在这一年,李金娥顺利通过了自学考试,拿到了护理大专学历。2008年11月,李金娥代表医院参加台州市护理岗位技能竞赛,她凭自己的深厚护理底蕴和过硬的操作技能,以优异成绩获得了“优秀之星”称号。
每一种职业都有责任,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内心的一个目标。李金娥的责任就是时刻准备,敢于拼搏,在与时间赛跑中驱走病魔,延续生命。她的目标就是始终坚持用精湛的护理技术、周到细致的服务对待每一位病人。
看到她一直在病房忙碌的身影,我们看到了护士的一种职业品格,这种品格的特点是敬业、负责和强烈的个人及集体荣誉感。这种职业品格值得护士学习,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2009年初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