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锡通:守住生命底线 守住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点击次数: 948      信息来源:党政办    作者:张莺莺 陈道明    编辑:     发布时间:2018/7/5     

DSC_7344_副本_副本.jpg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这里的场景往往是:病人命悬一线,医者不分昼夜地忙碌着,或跪在移动担架床上做心肺复苏;或冲向设备眼疾手快地为患者插管……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从医16余载的市人民医院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急诊科主任黄锡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带领着科室团队救死扶伤,用他的仁心医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3000多条鲜活的生命,成了百姓心中“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把工作干出彩 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初见黄锡通,他身披白大褂,耳戴听诊器,坐在门诊室整理查房笔记,给人一种沉着、干练的感觉。记者采访的问题还未问出口,就被“放了鸽子”,只留下掷地有声的一句“有位老人心跳骤停,我得立即出诊!”和匆忙离去的身影。

    这就是黄锡通,他坚信“把工作干出彩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把呼救当做命令,用时间计算生命。

    记者紧随其后踏入急诊科重症病房,一股消毒水味扑面而来,各种监护治疗仪器发出滴滴声,插满管子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与死神赛跑。

    “快输氧、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再见黄锡通,他已化身“浴血战士”,有条不紊地指挥在场的医护人员开展各项急救措施。经过20分钟的急救,终于唤回了患者的心跳和呼吸,他们又打赢了一场生命保卫战。

    “急救如战场,我每天的工作就像打仗一样,要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处理好最紧急的病人。”黄锡通告诉记者,遇到高峰期,急诊患者爆棚,平均每天接诊400多人次。一年365天,从头忙到尾,假期更忙,一旦有突发状况,必须随叫随到。

    黄锡通已记不清多少次在睡梦中,或是享受假日悠闲时光时被召唤,赶赴医院投入分秒必争的抢救工作。16年里,他几乎没有放过一个完整的长假,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的习惯,利用休息时间,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

    除了忙不完的工作,黄锡通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急诊科是个充满未知的地方,这里的病人病种繁多、病因复杂、病人紧张、家属焦虑。”黄锡通坦言,照顾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看病一样重要。有些家属不理解病情变化的客观规律,会脾气暴躁,甚至辱骂、动手。

面对这些“委屈”,黄锡通从未想过退缩,而是牢记砥砺前行的共产党员使命。如今,他能熟用多种方言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土话”,主动架起“医患”间沟通的连心桥。他说:“党员,就是敢于成为先锋者,向更高的高度攀登。”


让生命重放光彩 就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黄锡通经常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勿忘入党时的初心。他深知,治病救人不是个人能完成的事,需靠团队齐心协助、共同努力。

    因此,黄锡通在自身临床技能不断提高的同时,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带动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共同进步。他会要求下属在办公室醒目位置摆放闹钟,时刻提醒自己急救学科里的生命是以秒来计算,没有过硬的技术,代价就是生命;会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危重病急救理论及技术,组织学习会,让广大基层医生不断“充电”……

    就在不久前,台州市急诊医学会举办急诊床旁超声技能竞赛。为了提高科室整体抢救实力,黄锡通挑灯夜战,陪着参赛医护人员一起复习。赛前更是充当起真人模特,躺在检查床上任由他们从头到脚“检查”,以实操的形式巩固急救技能。

    这一躺,医护人员的学习热情瞬间被唤醒,最终获得“三等奖”成绩并完成预期目标,令玉环人民医院整体抢救实力再上一层楼。

    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医师董服波与黄锡通共事了7年,他说:“黄主任是我们科的轴心骨,做事认真,事必躬亲。只要有他在,遇到突发情况,我们心里都会踏实许多。”

    急诊科住院医师张强一再强调,遇见黄锡通是他的幸运。“来院4年了,黄主任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经常会牺牲休息时间组织学习,传授大家临床经验,这些宝贵的知识令大家受益匪浅。”

    在黄锡通的带领下,急诊室全体医护人员比干劲、比奉献、比业务,团结协作、深化服务,危重病抢救成功率一直居全市领先水平。而他自己,先后获得“台州市优秀带教老师”“安徽医科大学优秀带教老师”“九江学院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等称号。

    墙壁上一面面锦旗与柜子里一叠叠证书“珠联璧合”,成了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最好见证。不过对黄锡通来说,这都是应该做的,让一个又一个几近绝望的生命重放光彩,就是他对党和人民的郑重承诺。 


  • 急救电话
    120

  • 投诉电话
    ·  上班时间:
    0576-87236196
    ·  非上班时间:
    0576-87236218

  • 院长信箱
    yhrm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