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探讨学科进展 共同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点击次数: 1006      信息来源:党政办    作者:徐怡君    编辑:     发布时间:2018/7/16     

0808.jpg

7月14日,由我院主办的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项目编号:2017-06-01-019(备)]暨台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项目编号:2018044]在海滨新城玉环市召开,来自于国内著名高校附院的专家教授和200余位医护人员欢聚一堂,分享与交流了儿科专业领域的相关学术意见、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通过这次学术讲座与交流,使学员们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的儿科相关专业最新进展动态,学到了更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相互了解、沟通合作、增进友谊的良好平台。

学习班上,专家分享了各自专业的新进展。

02_副本.jpg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李孟荣研究员带来了关于《过敏性疾病治疗新进展》的专题讲座,全面介绍了儿童过敏治疗与抗过敏机制、过敏性疾病治疗现状及展望、奥马珠单抗治疗进展、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应用进展和白三烯拮抗剂治疗哮喘进展。内容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05_副本.jpg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张海邻主任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解读了GINA2017指南及GINA2018指南部分更新内容,详细讲解了哮喘的定义和诊断、哮喘的评估、哮喘的长期控制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及哮喘预防等内容,极具实用性和指导性。

01_副本.jp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王颖硕博士跟大家分享了《ICS雾化治疗在儿童CVA中的应用》,阐述了儿童咳嗽相关性呼吸系统疾病病理生理和致病机制、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策略以及吸入ICS有效治疗CVA的机制和国内外指南概况。CVA是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的主因,而ICS能够有效治疗CVA,已获得了国内外指南的一致推荐。

03_副本.jpg

我院儿科杨善浦主任医师作了《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思路与治疗对策》的讲座,指出儿童慢性咳嗽与成人存在着病因、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方面的差异,病因复杂,既涉及呼吸系统疾病和肺外疾病,又有年龄特点,诊断难度较大。并对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思路与步骤,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原则与对策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除慢性咳嗽与哮喘的主题外,几位大咖围绕新生儿黄疸、功能性便秘、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和干预等主题交流了新观念、新进展、新技术。

04_副本.jpg

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杜立中教授带来了《新生儿黄疸的诊治问题》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于新生儿黄疸及核黄疸、急性胆红素脑病的病因,临床诊断方法及临床处理等作了全面的阐述。

06_副本.jpg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陈翔教授分享了《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和干预》(2.0版)的最新研究成果陈教授在国内最早提出脑瘫高危儿的概念,针对高危儿的早期识别,围生期的高危因素,高危儿早期干证;高危儿的早期筛查高危儿的评定和干预方法等方面作了主旨演讲,提高了儿科和儿童保健工作者对此病的认识。

07_副本.jp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江米足教授则对《儿童功能性便秘》这一儿科常见病的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认为应重视教育和宣教,指导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加强多学科联合治疗,重视非药物疗法的应用。

本次学习班上,专家们的精彩授课赢得了掌声无数,大家表示受益良多。作为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大家通过学习班这一交流平台,得以接触到最前沿的学科诊疗知识,对于提升诊疗水平将有很大帮助。

  • 急救电话
    120

  • 投诉电话
    ·  上班时间:
    0576-87236196
    ·  非上班时间:
    0576-87236218

  • 院长信箱
    yhrm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