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名医风采⑨| 黄德益:黑白世界的超声“神探”
点击次数: 1449 信息来源:党政办 作者:黄月红 编辑: 发布时间:2018/8/20黄德益,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21年里,他在超声的黑白世界里,凭借精湛的技术,慧眼识病症,巧手化顽疾,成为玉环市民口中的“头牌”B超医生。
慧眼识病症,赢得患者的信任
1997年7月,黄德益从温州医科大学毕业后便来到我院B超室工作。一间“暗室”,一台B超机,一个探头、一些耦合剂,就是他的“武器”。
21年来,黄德益每天在黑白交织的屏幕上,娴熟的操作手法,外加一双鹰眼,开始地毯式的搜查,直至锁定目标。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浅表组织及小器官超声、腹部超声、盆底超声、心脏及大血管超声检查工作,在三维超声,特别是妇产科领域的应用有着独到见解,并拥有了众多“粉丝”,城关的陈女士就是之一。
陈女士二个孩子都是黄德益做的,每次他都细致检查,耐心解释胎儿发育情况,除此之外对胎儿的身高、体重也预测得非常准,这让她非常敬佩。还有几年前,她家叔叔在别处被诊断成肝硬化,可黄主任检查过后说叔叔的肝脏上还看到一个小肿块,可能是恶性的,他们立马拿着片子到上海去做手术。但到上海后,上海医院的医生愣说老人肝上没有肿瘤,但他们软磨硬泡,拿着黄主任照出来的片子让医生看,上海的医生又检查了几遍,终于找出了那个肿瘤。“要不是因为黄主任找出肿瘤,叔叔的病不就给耽误了嘛!”
这之后,亲朋好友做B超,陈女士都找黄德益,“只要是黄主任检查的,我就放心!”
“黄德益”名号口碑相传,他凭借精湛的技术,成了玉环市民口中的“头牌”B超医生,不仅得到了患者的信赖,也得到了省级专家的认可。
巧手化顽疾,促进学科转型
“自己的诊断与患者体征、临床医生手术的结果要一致,除了不断学习,还要注重总结和随访,多与临床医生交流。”黄德益熟练精准的手法,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的一丝不苟,每天早出晚归,只要一进入检查室,精力便开始高度集中。
2016年,黄德益被委任为超声科主任。工作中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着年轻医生提高服务能力。同时他将特殊疑难疾病的超声检查与治疗作为重点,无论工作多累,他总要挤出时间外出学习,带领科室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尤其是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如结节穿刺活检、肿瘤射频消融、囊肿穿刺硬化等,多数是在玉环率先开展,处市内领先水平。
身患肾囊肿10年,年过82岁的林先生,曾辗转于地多家医院,最终均因年龄大、手术创伤大而放弃治疗。
“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可以超声介入治疗,全程只需半小时。”在黄德益的耐心劝说下,林先生欣然接受。最终他肾部10×8×7厘米的囊肿渐渐缩小,三个月后完全消失。
黄德益介绍,自2014年开展超声介入以来,每年超声介入手术达1000多例,在台州各县市区处于领先水平,总量仅次于台州医院。
热心解民忧,彰显医者本色
黄德益生为人随和,对病人耐心热情,加上技术过硬,他因此声名鹊起,许多病人是他的“回头客”,或是被人介绍而来。然而,黄德益并未津津自喜,而是以此为动力,始终不忘初心,为民排忧解难。
过去一年,我院门急诊人次突破百万,B超检查也遇上了“医生少、患者多、排长队”的瓶颈。为了减少病人等候时间,黄德益率先垂范,发动科室同事开展“B超夜门诊”,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超声检查预约时间从原来的七天以上,到现在控制在三天以内,大大缓解了B超排长队的难题,为临床诊断提供及时帮助。
因成绩突出,黄德益先后多次获得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最近被评为“玉环市名医”。面对这些荣誉,黄德益笑着说,“不管角色怎么变,成为一个可以为患者排忧解难的好医生始终是我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