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植入鞘内吗啡泵后,重度癌痛患者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
点击次数: 731 信息来源:麻醉科 外一科 作者:邵亮 孔晓晨 编辑: 发布时间:2019/1/29自确诊胆管癌并手术后,周阿婆反复恶心呕吐,夜里无法安睡,镇痛贴、静脉输注吗啡针等镇痛手段都起不了作用。近日,我院疼痛科为她开展鞘内吗啡泵植入术,镇痛效果显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周阿婆开心地说,“这么久了,头一次没被痛醒,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今年67岁的周阿婆1年前因“胆管癌”在上海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她饱受困扰,只能靠芬太尼镇痛贴缓解。可随着疼痛加重,镇痛贴越用越多,却越来越不管用。后期即使用了7张,依旧出现爆发痛,每天夜里都会被痛醒两次以上,需要临时静脉输注吗啡针。
疼痛科门诊医生接诊后,结合病情,建议周阿婆接受鞘内吗啡泵植入术。
1月19日下午,温医大附一院疼痛科主任林海带领我院疼痛科团队,成功为周阿婆实施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当晚周阿婆就没有了疼痛的折磨。自吗啡泵植入后,每8小时给吗啡0.2mg,每天仅需要吗啡0.6mg(0.2mg 鞘内泵注q8h)即可达到满意镇痛效果,阿片类药物副作用明显减少。
日前,经过一周的逐步调试,原用的镇痛贴逐步减量至停用,爆发痛次数明显减少至几天1次,对爆发痛的处理也从叫护士静注吗啡改为病人自控吗啡泵给药。
什么是鞘内吗啡泵植入术?疼痛科副主任邵亮介绍,鞘内药物输注泵植入既是中枢靶控输注系统植入术,是国内外镇痛领域的领先技术,术中在病人的腹部皮下,埋入纽扣般大小的输液港式镇痛泵,同时导管经皮下隧道连接到背部脊神经处。镇痛药物通过导管可直接被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
据了解,我国晚期癌痛的治疗以口服或静脉/皮下注吗啡为主,但对一些重度癌痛病人镇痛效果差、不良反应多,无法为晚期癌痛患者提供平稳良好的镇痛。因此,对于经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及药物疗法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癌痛,甚至其它非癌性的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来说,具有镇痛效果良好、用药量及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的吗啡泵是最佳选择。
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在我院的成功开展为我市晚期重度癌痛及其它各种难治性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方法,也标志着我院疼痛科在温医专家“双下沉”的大力帮扶下治疗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