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无限玉环】十年“蝶变” 再启征程

媒体报道

【无限玉环】十年“蝶变” 再启征程

点击次数: 913      信息来源:无限玉环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22/10/20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

我们从仪器设备换代到技术更新,

实现了“从0到1”,“从有到优”,

……

我们赓续百年初心,

在提高服务能力中乘势而上,

在勇担社会责任中彰显初心使命,

与党同心,与院共荣,

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

日前,玉环市人民医院推出“喜迎二十大、玉医这十年”系列报道,邀您一起分享身边十年间的变化,折射十年来医院发展新成果,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力量。

技术提上来 患者留下来

 

讲述者:缪金透 普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玉环市终身名医、名医工作室领衔人

从医40年,一个月不去关注新技术,就跟不上“潮流”。10年的发展,医院从“二甲”升“三乙”,普外科跟随医院一起发展,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是玉环市重点学科、玉环市甲状腺肿瘤临床诊疗中心、乳腺肿瘤临床诊疗中心及胃肠肿瘤诊疗中心,是老百姓口中的“王牌科室”。

早些年,外一科、外二科没有细分,外科手术杂,凡是有外伤,小痛小病都收治外科,外科的手术没有精细化发展,所有的手术都是“一把抓”。近10年学科逐步细化,普外科细分为胃肠外科、甲乳外科、胸外科、肝胆外科、肛肠外科、疝与腹壁外科等多个学科。在明确主干疾病后,各专业方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对技术的追逐,从未放慢过脚步。学科主攻外科微创领域,手术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一定程度上实现手术的“精致化”。小切口,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微创腔镜手术成了老百姓心中的“打孔小手术”,甲状腺手术微创领域,更是让颈部“0疤痕”。乳腺肿瘤之前采用单纯的乳腺肿瘤改良根治,现在基本上实现保乳根治,实现了手术的“精致化”。

胸外科以前仅仅处理普通的胸外伤,如车祸的肋骨骨折、血气胸。近年来在温医大附一院的帮扶下,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获玉环市医学学科“科技创新奖”新技术奖。通过多学科的MDT,更多胸外科疾病患者得到救治,目前为止普外科开展胸腔镜手术300余例。

普外科年手术量2500余台,其中不乏级别大的手术,让无数疑难危重症病人重获新生。手术量的增加,学科的发展,口口相传的新技术让老百姓对我们医院的信任度提高了,希望在“三乙”医院这一平台发展下,让辖区百姓享受到更多“家门口”优质服务。(盛丹婕)

从“小医生”到科室“领头雁”

 

讲述者:陈勇锋 普外一科副主任

营养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2012年,我是一名主治医师,刚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肛肠、胃肠外科回来,但是也只能做一些疝气、阑尾等手术,苦于没患者、分科不细,大多胃肠肿瘤的患者都往上级大医院转诊。

近年来,医院重视疾病专科诊疗中心的发展,关注各项医改综合指标,注重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能力。科室以胃肠病诊治中心为支点,通过与消化内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多专业的诊疗技术团队,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科室邀请温医大附一院胃肠外科主任程骏长期“下沉”开展学科帮扶工作,患者不再需要东奔西跑于各家医疗机构,节约了求医的时间,还能得到最权威专业的诊治方案。2021年至今,共开展胃肠癌根治术120余例。

 

通过医院的发展,科室的进步,10年后的今天,我也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成长为科室的“领头雁”。临床业务能力方面,开设专家门诊,月门诊量约500人次;带领科室人员分组诊疗,常规开展胃肠、肛肠、肝胆、血管外科相关手术,年手术1500余台;科研方面,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一篇为4分以上SCI论文。2018年起,连续5年负责及参与主办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台州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院荣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成立营养科,作为营养科副主任,我带领全院开展营养的规范治疗与宣教,尤其是围手术期的营养治疗,提高患者安全及满意度。

做大做强科室,首先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才能“推销得出去”,留得住病人。普外一科年轻一批的医生学习劲头很强,轮流去上级医院进修专科诊疗及新技术,为科室争得多项先进。科室连续多年评为先进科室、先进教学科室、等级创建先进集体,科室与个人发展齐头并进,着力打造患者满意科室。(盛丹婕)

从“望尘莫及”到常规化

 

讲述者:曾怀文 神经外科主任

玉环市名医 主任医师

玉环医院神经外科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医院发展的一个缩影。10多年前,神经外科隶属于大外科,以后又雏形于综合科,最后再独立分科。刚分科时,科室里没有高级职称医务人员,人数也仅有十余人。现在,科室有高级职称6人,医护人员26人,科室的床位数也从原来的15张左右到现在的37张,最多的时候,住院患者有近50人。

由于设备简陋,早年神经外科大多收治一些外伤患者,手术也较为粗犷,病死率较高。遇到重症患者,一方面技术设备条件有限,另一方面病人家属也不信任,就匆匆忙忙转上级医院。而实际许多情况下,这些危重症患者并不适合转院。

近年来,医院非常重视学科的发展,先后引进了先进的飞利浦大平板数字减影系统,64排螺旋CT、高场强核磁共振、进口MAYFIELD头架、神经外科莱卡手术显微镜等现代化医疗设备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为神经外科手术及病人救治提高强有力的保障。同时积极外派人员进修学习。科室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危重病的救治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目前专科能力已经达到台州市先进水平。日前,成功为一名发病时间超过13小时的38岁年轻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颅内动脉取栓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如初。手术的成功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誉。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神经外科目前常规开展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急性脑梗塞急诊取栓术、脑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各部位开颅血肿清除术,半球脑肿瘤切除术等,在重症颅脑损伤及脑血管病的救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抢救了大量危重病人。

从“望尘莫及”到常规化开展新技术,神经外科这10年来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希望随着医院改扩建新大楼的投入使用,专科技术的发展,设备、环境的更新能更好地服务玉环百姓。(盛丹婕)

打造钢筋铁骨 成就健康人生

 

讲述者:陈文辉 创伤关节外科主任

玉环市名医 主任医师

时光飞逝,从医近30年,医院“成长”的点点滴滴我都看在眼里,我也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骨科主任,在骨科亚专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率先在我市开展了膝关节单髁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治疗肩膝关节病,推行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阶梯化治疗。2022年获评玉环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先后获评玉环市首届、第二届名医。

骨科以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和创伤骨科、手外科治疗为特色,治疗四肢骨折、关节骨折、人工髋膝关节置换、颈腰椎手术等多领域手术。手术方式不断更新,从单一的骨科创伤手术到微创手术。印象中当时所有的粗隆骨折患者采用牵引保守治疗,后来逐渐采用髋动力螺钉(DHS)手术治疗,而现今又都采用髓内固定PFNA微创治疗,对患者而言就是创伤小、痛苦少、康复自然也更快。

 

近十年来,医院进入发展快车道,科室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骨科分亚专业组,2017年扩展为两个病区,2019年4个临床诊疗中心设立,2021年骨外科获评医学重点学科(支柱学科),学科得到长足发展。

科室队伍也不断壮大,从几名医生到目前的25人,床位增加至80张。作为一名参与者,我见证了玉医骨科发展的历史。近年来,学科依托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的扶持,在科研、技术等诸多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有多项新技术在玉环市新技术新项目评比中获得奖项,立项厅局级课题两项,其中一项已结题。同时有多项玉环市科技局课题在研。近三年科室CMI值逐年上升,RW≥2病例占比逐年增高,手术量和三四级手术占比也逐年增加。

目前,医院正在建设以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等为核心科室的创伤中心。10年光阴,磨砺出来的是帮助万千患者解决病痛的能力;10年光景,不变的是脚踏实地耕耘,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那一份初心。(王华超)

真心换信任 十年“逆袭”路

 

讲述者:王金辉 妇科主任 主任医师

玉环市名医、名医工作室领衔人

2022年是我来玉环的第九个年头了,还记得以前的妇科上午上完门诊,下午就没什么病人了。2014年刚独立成科的时候,加上我也就四位医生。现在科室每个人都是连轴转,一天能做20多台手术,两三个手术间同时运行才能忙得过来。十年来,我们妇科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走上了“逆袭”之路。

这归根结底在于科室上下都有一股拼劲,我总说,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没有病人“上门”,那我们主动去找病人,并推出了“一管到底”的管理办法:病人入院后的主管医生会负责其入院、出院以及院后随访、复诊的全程治疗,直至病人完全康复,病人就诊不再走弯路。以真心换信赖,一位对诊疗满意的病人就是我们最好的“广告”。

 

在技术上,我们科室以妇科微创技术为重点发展方向,以微创治疗妇科肿瘤为专业学科优势,率先在全市开展了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手术。后来,我们又陆续开展了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手术,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根治术,盆底修复重建术、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病变,尿道悬吊术等20多项新技术。

2021年,妇科手术量近3000台,其中三四类手术有900台以上。子宫肌瘤手术从2018年开始始终在浙江省73家同级医院重点疾病排名的前二,比肩三甲医院的妇科水平。

同时,我们也紧抓学科科研建设,每年的科室交流会,都会商量好科室和个人的工作计划并定期复盘,全科上下锚定目标,保证了学科能力的持续进步。2017年,妇科科室科研课题实现零的突破,目前已累积主持20项课题,实现了“人人有课题”,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徐怡君)

守候生命花开

 

讲述者:许敏 产科主任

玉环市名医 主任医师

在临床众多科室中,我们产科可能是最温馨的科室,一个个孩子的平安诞生为无数家庭带了幸福与欢乐,但这也意味着我们肩上的双重责任。

我院产科是玉环市唯一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年收治孕产妇3000多人,每年产检31000多人。这十年,撞上了二胎、三胎政策开放,我们收治的高危孕产妇的比例也是逐渐增加。

这些年,胎盘早剥、完全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妊娠子痫、羊水栓塞等急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场景,我还历历在目。所幸,凭借专业过硬,我们产科团队经受住了考验,将无数孕产妇从生死一线间救回,博得母子平安的圆满结局。

我想,我们团队的能力多提升一点,玉环的孕产妇安危就更有保障,为此,我们不遗余力提升业务能力。

 

2017年时,产科是重点培育学科,到了2020年,我们已经成为重点支撑学科。期间,我们陆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0多项,覆盖三级医院所有技术病种,主持厅局级课题7项,并连续五年举办产科继续教育班,带动玉环市域内的妇幼救治整体水平。

十年光阴,我们产科团队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医生从7人增加到了14人,助产士队伍也翻了一番。

人在变,心不变,我们牢记着守护母婴健康奉献的使命,不仅是抢救危急孕产妇,还有从实际出发,对所有孕产妇的照拂。为圆广大不育不孕患者的心愿,我们联合温医大附一院开设了不孕不育专科门诊。

十年间,从传统分娩方式到先进新颖的分娩方式,助产技术在不断进步。我们开展无痛分娩、导乐分娩、球囊引产等项目。另外,我们还建立了产后42天随访制度,推出了产后延伸服务包,将服务项目从孕期、产期延伸到了产后,达到全周期覆盖。

未来,产科团队必将在技术上不断突破,服务上持续提升,打造玉环及周边区域准妈妈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新高地。(徐怡君)

成长在突破 成就在专业

讲述者:林美爱 护理部副主任 主任护师

我从事护理整整30年,回看这些年的足迹,近十年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凡的。直白说,以前的护理人是全科化,更多的是埋头苦干,而现在护理工作也逐渐向专业化发展,护理人员用专业技术、科学手段来开展疾病的救护工作。

在这十年时间,我们培养了专科护士14人,涉及12个专科护理领域。成立了糖尿病护理教育、伤口造口专科护理、静脉治疗护理、VTE防治护理、护理应急抢救共5个专科护理小组。开设糖尿病护理门诊、PICC专科护理门诊、伤口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盆底康复门诊以及儿童发育评估门诊。护士也跟医生一样,开设门诊、全院会诊,还有护理专家!目前医院护理会诊专家库已经壮大到35人。

我们还通过持续深化优质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的整体护理,创新护理的服务能力,陆续推出一科一品、叙事护理等优质护理项目,打造科室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感受。要求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同时,还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护理人,让护理更温情。目前,优质护理病房已全覆盖,2017至2021年共推选出优秀护理项目98个,7个优质护理项目参加台州市评比并获奖。

为了把护士还给患者,我们在护理智慧化建设上也下足了功夫。近十年来,我们引入护理管理系统、PDA、移动护理车,优化护理电子病历,建设5G智慧病房等等,把移动护士站设在病房门口,在床旁就能完成系列评估,书写护理病历。从2017年开始,我们加快推进老年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护士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努力为老年人等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提供多元化的护理服务。并借助“互联网+护理”的新业态,护士可通过网约上门服务。

护理培训也更加规范。我们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和分层级进阶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申请-审查-考核-评价-公示五个一的进阶管理程序,培养集教学-创新-科研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提升岗位胜任力,使护士适才适用。护士素质不断提升,在科研上也大放异彩,近十年在台州市护理技能比赛获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发表论文171篇,其中核心期刊76篇,SCI论文1篇,医院新技术新项目19项,玉环市课题立项15项,台州市课题申报3项,发表专利6个。

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时代千般变,我们的护理队伍也在与时俱进,不断自我提升。护士不仅要会做,还要会说会写会思考会做研究,不再是简单的机械化执行,而是更加地专科化、优质化、智慧化、规范化!(陈真真)


https://web.chinamcloud.com/yhdst_html/twxw/tz/61832268.shtml?share=true

  • 急救电话
    120

  • 投诉电话
    ·  上班时间:
    0576-87236196
    ·  非上班时间:
    0576-87236218

  • 院长信箱
    yhrm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