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玉环】冬春交替诺如病毒来袭 医生支招教您如何预防

2017-02-221376

 

近日,台州市一学校多名学生出现腹痛、呕吐症状,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系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目前,10名出现腹痛、呕吐症状的学生经过医治,症状明显减轻,其中8人恢复正常。

那么,诺如病毒到底是什么呢?有什么症状危害?如何传播又怎么进行预防治疗?医生就此来跟大家说一说。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能多次感染得病。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寒冷季节呈现高发态势。而近期正处冬春交替,气温变化频繁,学校又刚开学,人员流动大,给了诺如病毒活跃的机会。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短,一般感染病毒12至48小时后会出现症状,最常见表现为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至3天即可康复;少数病例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较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觉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诺如病毒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其中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常见食品;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疫苗与特效药物,关键在于预防。对此,医生建议,要注意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自来水和桶装水均要烧开饮用,避免开水与生水混合饮用,以防水被污染引发疾病;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参加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