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玉环]肿瘤作祟男子突然病危医护人员奋战3天终脱险

2016-03-211391
    “多亏你们保住了他的命,我总算放心了。”近日,来自湖北的黄先生,经过县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3天的抢救,终于成功脱险,这让家人感激不尽。
  男子输液后病情危急
  3月11日上午,48岁的黄先生感冒、腰痛,在一诊所输液治疗后出现呼吸困难,紧急接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当时患者神志清楚,血压、呼吸不稳定,表现为肺水肿,最早考虑是输液反应。出人意料的是,对症处理后患者并无好转。“病人血压、心率、呼吸就像涨潮退潮一样,忽高忽低,无法控制,越来越棘手。”急诊科主任黄锡通进行紧急深静脉穿刺,持续监测有创血压、留置导尿等,争分夺秒抢救。
  随后,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低氧血症,高流量面罩吸氧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均无任何效果,医院随即决定进行气管插管,采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勉强控制住了肺水肿,但血氧水平仍较低。
  医护人员日夜坚守与死神赛跑
  当天凌晨1时多,患者病情再次急转直下,心肺功能衰竭后进一步继发了肾功能衰竭。医生随即为病人用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再跟踪检查。”在外地开会的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ICU主任医师陈增瑞听说病人的情况,电话遥控指挥。随后,医生再次对病人进行仔细排查,发现患者腹主动脉旁有一可疑肿块,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基本确诊为“嗜铬细胞瘤”。
  得知病因并没有让黄锡通放松下来,他知道接下来将是一场更加艰巨的“恶战”。这一晚,急诊科、ICU、医务科等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坚守了一夜。
  3天守护让病人终脱险
  据黄锡通介绍,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使体内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引起血压骤升,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或因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导致危象,危及生命。病情变化快,诊断困难,死亡率高。
  “病人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变化快,我们不敢有丝毫放松,医务人员必须时刻守在患者床边,实时观察和严密监护,及时捕捉和判断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急诊科护士长杨芳霞说,除了急诊科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外,ICU还派了6名护士陆续参与抢救。
  经过医务人员3天不眠不休的守护,3月13日上午,患者血压、心率、意识逐渐好转,并被安全送到上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据了解,自3月1日急诊病区启用以来,已收治21位住院病人,其中EICU5位重症病人平安出院。
  “EICU和ICU医护人员日夜坚守,处于高度警惕的戒备状态,终于将病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每一次看似‘偶然’成功的抢救背后,是医务人员在急危重症紧急抢救方面团结协作、多方支援、敬业奉献的结果,其实看似‘偶然’成功,实则‘必然’。”陈增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