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玉环 中国玉环新闻网】老人肺栓塞送进ICU 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照料 患者家属为谢医院暖心送锦旗

2017-12-261247

p1_b.jpg

“谢谢你们,救了我母亲!”1225日一早,市民陈女士来到市人民医院ICU护士站,将一面锦旗送给了医治她母亲的全体医护人员(如图)。两周前,陈女士的母亲柯阿姨因肺栓塞住进ICU,经医院多科室医护人员七天七夜全力抢救,终于将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老人倒在马路中央

众人合力送进ICU

1213日早上,柯阿姨因头晕、胸闷不适,在女儿的陪伴下前往市人民医院就诊,不料快到医院门口时病情突变,直接昏倒在斑马线上。

事后,记者在医院监控上看到,当天上午822分,柯阿姨在女儿的搀扶下往医院方向行走,当行至医院急诊科对面的斑马线中央时,突然停下了脚步,紧接着整个人瘫在地上。随即,过往路人、交警纷纷赶来帮忙。

 “我一下就懵了,看有人过来帮忙,就赶紧跑到医院急诊科叫来护士。”陈女士说道。

当时,路上的好心人帮忙照看母亲,交警负责疏散周围车辆,有人还帮忙扶稳瘫倒在地的柯阿姨,并不断与她说话,试图保持清醒。与此同时,陈女士和护士及时推来救护担架,众人合力将其抬上,不到2分钟,柯阿姨就被送到了急诊抢救室。

生命争夺战一波三折

当机立断溶栓保住命

 “刚进抢救室时患者还能呻吟,可在做进一步检查时,患者突然神志不清,心率急剧下降,血压也监测不出。”接诊医生谢仁春说道。

结合柯阿姨的病史、症状及发病经过,医生立即做出大胆诊断: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不排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医护人员立即开展心肺复苏抢救。同时,麻醉科、ICU、心血管内科、B超室等多科数十位医护人员火速加入救援,一场集中全院力量的生命争夺战就此拉开。

 “经过持续的心肺复苏等系列抢救,患者心率、血压恢复。”参与抢救的ICU医生林俊亮说,“可是撑没过多久,患者生命体征又急剧恶化,期间有反复5次心跳骤停,两次瞳孔放大,抢救变得十分棘手。”

“肺栓塞引起的心跳骤停,只有立即溶栓才有生的希望。”市人民医院院长陈增瑞闻讯赶来参与抢救,并电话咨询省人民医院ICU专家,考虑为患者溶栓。

肺栓塞的诊断率低,但死亡率非常高,加上柯阿姨基础疾病多,溶栓存在很大风险。“我们当时考虑了很多,但观察到患者在各项体征不明显的时候,手脚都还有知觉,最后还是决定给她溶栓。”林俊亮介绍道。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紧急为柯阿姨溶栓。果不其然,经过溶栓治疗和系列救治,柯阿姨的心率、血压都渐渐恢复平稳。此时,距离开始抢救的时间过去了2个多小时。

医护照料无微不至

家属感激送上锦旗

当天中午,柯阿姨被转至ICU进一步治疗。ICU医护团队不敢松懈,在纠正心肺功能的基础上,及时给予床旁血滤、肾脏替代治疗。

经过七天七夜的治疗,1219日晚,柯阿姨终于清醒了过来,并脱离呼吸机开始自主呼吸,隔日开始进食。“等到氧气管拔掉的时候,我们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了。”陈女士说道。

采访中,林俊亮告诉记者,一般肺栓塞患者发病能够活下来就已经是万幸了,现在柯阿姨术后恢复效果很好,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肢体活动均正常,手术非常成功。

“一般心跳停跳超过6分钟,患者即便救活了,多半大脑也会有受损,甚至肢体瘫痪等。”林俊亮说,目前柯阿姨神志已经完全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很难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院内抢救,有专业人员进行心肺复苏。

采访当天是柯阿姨住院的第13天,柯阿姨已经能够小声说话、坐在床上、起身下床。看到记者的柯阿姨说,一定要替她好好感谢医生、护士和那些帮助过她的不留名的好心人。

陈女士说,在ICU住院观察期间,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令他们感动。有一天半夜,柯阿姨肚子饿得睡不着,贴心的护士为她买来稀饭,柯阿姨喝下后才安稳入睡。第二天,柯阿姨还惦记着这件事,叮嘱女儿要好好谢谢护士。

基于种种感谢,这才有了送锦旗这一幕。“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向医生、护士表示感谢,所以决定一定要把锦旗送过来,代表我们家属对医生最高的感激之情,是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让我母亲能够这么快好起来。”陈女士说道。

面对患者家属的感谢,参与救助的医护人员则表示,这是他们应尽的职责。“看她又能说话了,还能自己喝粥,我们心里特别激动,感觉大家的坚持和辛苦都值了。”市人民医院ICU护士陈曼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