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APP 台州晚报】64岁老人手术台上心跳骤停3次,医生3次拉回这条命
8月28日,台州玉环人民医院心内科、ICU、麻醉科、导管室、CT室等共计9位医护人员携手三闯“鬼门关”,历经生死2小时,救下64岁老人一命。
熬了5个小时
倔强老伯还是挺不住了
家住玉环玉城街道的张老伯今年64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近20年。8月28日晚,吃过晚饭不久,正在休息的张老伯突感胸痛,家人提议立即上医院检查,可倔强的老人对上医院很排斥,一口回绝,认为休息就会没事,任凭家人怎么劝都劝不动。
直到11时许,在家熬了5个多小时后,不适症状始终没有缓解。家人再三劝解,这才赶往医院急诊。谁料一做心电图,竟是凶险的“急性心肌梗死”,只能介入手术治疗。
于是,急诊医生立即联系了当晚值班的心内科医生叶如剑,并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同时,在家24小时待命的心内科主任阮宏标、心内科备班医生陈忠武、导管室护士、CT室医生也匆匆赶往DSA导管室。

手术台上心跳骤停3次
医生始终没有放弃
凌晨时分,张老伯被推进了DSA导管室,这场深夜展开的急诊手术,从开始便惊心动魄。
“手术开始没多久,患者就突然面色发绀,氧饱和度、血压极速下降!”参与手术的心内科医生叶如剑告诉,张老伯一上手术台便出现了严重心衰,一直躁动不安,介入手术被迫暂停。
危险时刻,阮宏标主任指挥在场医护人员立即对症急救,并紧急联系各科人员支援。不到5分钟,麻醉师敖程斌、ICU医生林俊亮、值班护士长杜建红等人纷纷赶到,经过联合救治,张老伯心衰得到控制,镇静药物维持下,介入手术才得以继续。
“开通心脏血管的那一刻,患者心跳突然停了!”叶如剑说,他们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进行电除颤,心跳回来了,他们再继续手术。而没想到这样的险象随后又发生了2次,打造影剂和支架置入的两个关键时刻,张老伯又出现心跳骤停,医护人员只得一次又一次的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周而复始,麻醉师敖程斌和ICU医生林俊亮则全程陪同,时刻关注着升压药、镇静药、扩血管药等的使用,为手术“保驾护航”。
凌晨2点,救命支架最终成功植入,手术时长2小时。在这生死2小时里,来自心内科、ICU、麻醉科、导管室、CT室等共计9位医护人员三闯“鬼门关”,完美配合,这才赢下艰难一役。
目前,张老伯已经清醒,正在ICU接受后续治疗,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好转,但暂未完全脱离危险。

老人患糖尿病却管不住嘴
“患者心脏上的三根重要血管严重病变,右冠中段完全闭塞,前降支和回旋支多处狭窄90%左右,心脏血供极少。”叶如剑介绍,大面积的血管堵塞是险象环生的主要原因。长时间的手术患者无法耐受,这次手术按照“首要救命”原则,先在完全闭塞的右冠植入支架,待各项指征平稳,张老伯还需进行二次手术,在另外两根病变血管里放上支架。
如此严重的血管病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患了糖尿病的张老伯一直管不住嘴,而病发时又没及时迈腿。
张老伯家人告诉,老人平日也在吃降糖药,但是吃东西一直没克制且有误区,听闻吃米饭血糖高,他便改吃面包和面条,日常血糖基本都在10mmol/l以上,正常人的血糖空腹数值是3.9-6.1mmol/l。入院时,张老伯监测血糖高达20mmol/l。
更可怕的是,张老伯还有吸烟、喝酒的习惯,每天一包烟、半瓶葡萄酒,管控不稳的血糖以及大量的烟酒,给了心脏血管“变坏”的好机会。而在胸痛发作时,张老伯没有第一时间赶往医院,殊不知心梗一旦发生,时间就是生命,越早救治则康复率越高。
阮宏标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戒烟限酒,并规律服药,严格管控血糖,谨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心血管疾病症状范围广,耳根部以下肚脐以上的疼痛,大到心脏、肺、上臂等部位,小到牙疼、面部疼痛都可以是胸痛反应,广大市民若出现胸痛反应超过15分钟以上,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救治时机。
https://www.thehour.cn/news/303179.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