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玉环】 多举措打造县域医共体“玉环样板”

2020-01-202184

近年来,我市高质量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创新构建“预防+治疗+康复”的三位一体健康服务模式,全力打造“未病早防治、小病就近看、大病专家看、慢病有管理、转诊帮对接”的医防融合新体系,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据统计,近三年内,我市居民健康素养由原先的14%上升至27.38%。经复旦大学评估,我市冠心病、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和心脑血管病急性事件发病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66.1%79.1%15.83%,以年均不到200万元的财政投入直接挽回经济损失约6500万元,正在实现从点到面的规模推进,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的质量推进,由单项突破碎片化到三医联动系统化推进。

四方融合让数据“活”起来

“真的多亏了他们,让我提前知道身体状况,现在我已经完全康复了,真的太感谢他们了。”近日,拿着所有指标都显示正常的诊断书,48岁的林女士十分激动。

20195月,在“两癌”筛查时,玉城街道的林女士筛查结果显示其有宫颈癌癌前病变,被告知筛查结果后,林女士第一时间来到医院进行治疗,如今她已经彻底康复。

“这次治疗,医保报销后自己只花了2000多元,要是没发现,不止花费更多,后果也不堪设想。”林女士心有余悸地说。

2019年,我市优先重点对鸡山乡、海山乡的妇女以及全市4555周岁的妇女进行“两癌”筛查,相比全省对3564岁的妇女的筛查,筛查对象更精准,筛查实效也更好。林女士就是该举措的受益妇女之一。

2017年启动妇女“两癌”筛查以来,全市共设立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及市妇幼保健院3个筛查点,对全市各乡镇(街道)的3564岁的妇女进行筛查。经过3年努力,已积累了大量数据,而我市深度推进的健共体集团内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队伍、资源、服务、信息四方融合,让这些数据真正“活”了起来。

“在由健共体公共卫生部门召开的公共卫生例会上,我们将这些数据汇总分析,发现我市4555周岁的妇女以及海山乡、鸡山乡两个乡镇妇女的癌前病变比例较高,因此去年我们重点对这些妇女进行了筛查,预计今年可完成对这个群体的筛查。”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雪丽告诉记者,2019年我市共为59984555周岁的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其中34名查出癌前病变,目前已全部进行干预或治疗。

“疾病地图”让预防更精准

“有你给我治病,我放心多了。”近日,在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坎门分院住院部的病房里,看到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金雪文来查房,原本心情忐忑的李阿公彻底安心了。

77岁的李阿公是金雪文的老病号了。3个月前李阿公在杭州做了肺癌手术,近几日由于身体不适在坎门分院住院,没想到前一天入院,第二天金雪文就前来坐诊查房。

从之前的病人跑市人民医院找医生到医生往基层医院走,还得从一张“疾病地图”说起。

“‘疾病地图’显示,坎门街道呼吸疾病占所有病患的30%40%,数量较多,市健共体集团就派遣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金雪文带领团队在坎门分院建立联合门诊,对坎门分院进行重点结对帮扶。”健共体集团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增瑞告诉记者。

今年,我市成立了由各类医学学科带头人、高校学术专家、医保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家庭签约医生、信息专家等多方组成的“疾病地图”绘制专家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议,对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提供的市域内外患者的疾病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建立以疾病系统、疾病名称、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辖区、治疗费用、就诊机构等多维度疾病预判模型,最后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精准绘制市域“疾病地图”。

采访中,陈增瑞告诉记者,“疾病地图”的绘制让医防融合更加精准、更加有的放矢,健共体集团针对不同区域病种分布情况,精准规划医疗资源配置和建立相应专病专科临床诊疗中心,针对性开展疾病监测、早期筛查等工作。“在‘疾病地图’的指导下,我们按照各自区域内的高发疾病病种,在海山建立了骨关节疾病的联合门诊、在大麦屿建立了消化科专家联合问诊、在玉城建立了妇科专家联合门诊等。”

据统计,截至目前,根据“疾病地图”,我市按照各自区域内的高发疾病病种,先后设立糖尿病、风湿病、高血压等14个全——专科特色门诊,便捷辖区内百姓就医。

家庭医生让市民更健康

近日,清港镇礁西村村民章云岳吃过午饭便来到村里的家庭医生工作站,健康专员帮他测量完血压、血糖后,再由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清港分院全科医生杨李挺查看检查结果。

据了解,杨李挺每周都会定期带着医疗团队来村里的家庭医生工作站坐诊,章云岳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杨李挺每次坐诊都会记录他的血压、血糖情况,以便及时掌控章云岳的身体状况,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现在杨医生和他的团队每周都来村里服务,教我们怎么吃药,帮我们调整治疗方案,他们很贴心,我们很放心。”得知自己各项指标合格,章云岳高兴地说道。

“对于慢性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跟踪随访观察,坐诊时我们可以和患者定期面对面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及时掌握患者的用药和身体状况,还能及时发现一些慢性病的前期症状,也让后续治疗和防治更有针对性、准确性。”杨李挺说。

  记者了解到,家庭医生作为医防融合的核心环节之一,除了建设家庭医生工作站外,我市还在台州市首推家庭医生团队“1+N”签约计划,即在“家庭医生+社区护士”签约团队基础上,引入健共体集团总院专家、健康专员、社会义工等,协助家庭医生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切实提高医防融合实效。

“医防融合就是要把疾病的预防做在前,通过宣教提高老百姓自我健康意识,让他们在健康问题上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而让他们少生病或生了慢性病能少一些并发症。”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清港分院执行院长高成龙说。

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截至目前,我市共成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02个,对口支持的健共体总院副高职称以上专家120人,总院人员累计到分院服务达1100余人次,同比增长132%。全市共签约15.8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4.9 %

http://www.jryh.com.cn/html/2020-01/20/content_1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