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环新闻网】17年前她在抗疫前线,如今再次奔赴“战场”~

“早上会有一名病患送来隔离吗?好的,我们会尽快做好准备。”今天(1月30日)一大早,只睡了4个小时的玉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生庄海珍匆匆套上衣服,通知值班医生和护士做好接收被隔离病人的准备工作。
“得知疫情消息时,我没想太多,因为自己有过类似的经验就报名参加了!”
这并不是庄海珍第一次应对疫情。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庄海珍作为感染科医生,曾在发热门诊呆了2个多月。
时隔17年,面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她还是做出了一个相同的选择——1月23日(农历廿九)一早,她便与11位同事一同前往临时组建的隔离病区。
“当时我们来的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就几间空病房。” 庄海珍告诉记者,因为是临时组建的隔离病区,所以这里所有的设施、设备都没有安置妥当,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
搬运药物、整理病床、区分污染区及清洁区……耗时整整一天,他们才把隔离病区设置完毕。
同时,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以及疫情的特殊性,庄海珍还建立了一个“隔离病区”的微信群,将所有隔离病区的医生、护士、以及之后进来被隔离的病人一同拉进群聊,以便后续与病人进行“近距离”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缓解他们的情绪。

就在整理完隔离病区的当晚,第一位病人王女士的“入住”让隔离病区的所有医生、护士都提高了警惕。
王女士因工作业务原因在1月16日前往武汉,并于1月17日晚回到玉环家中。在1月21日下午,王女士自述感到头痛、喉咙干,后觉有发热,并前往诊所就诊,测量体温为36.8℃。在自行口服药后的第二日,王女士再次感觉有发热,测量体温为37.8℃,遂被送至隔离病区。
“在接收到该病人时,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一边对她进行药物治疗,一边稳定她的情绪。好在病人身体状况不错,发烧症状也有所缓解,在进行多日的观察后,我们排除了她是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可能。” 庄海珍说。

虽然没有确诊病例,但庄海珍还是每天带领大家复习诊疗指南、操作流程。
今年大年初一,既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也是庄海珍的生日。
在谈到今年不仅没与家人一起过年,就连生日蛋糕也没来得及吃上一口时,庄海珍红了眼眶。她说:“对我自己来说,可能这些倒没什么关系,但是家里人的顾虑还是蛮大的。作为一名医生,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责任,我们的目标就是一切为了病人,以病人为中心。”
http://yhnews.zjol.com.cn/yuhuan/system/2020/01/30/03215188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