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晚报】有一种信任叫“我习惯在你这住院”

2020-04-301883

456daf02-3d8b-4cb4-9bde-7f4b6b64b982.jpg.jpg

张才杰为赵先生讲解病情。

 

被疾病折磨多年的老人,半夜吐了半脸盆血。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的她,拒绝到医院就医。

儿子说了一句:张医生喊你去住院,他在医院等你!老人叹口气,乖乖去医院了。

老人说,张医生特别负责任,我不能辜负他。儿子说,这个认真画肝脏解剖图讲解手术方法的医生很暖心。

恶疾缠身,老人对生活失去信心

在玉环的赵先生眼里,生活最大的痛楚,来自他的妈妈。

他妈妈姓郑,今年61岁,20多年前,正当她将两个孩子拉扯成半大小伙,可以松口气时,疾病缠上了她。眼干、口干、便秘,医生说,这是干燥症,是腺体分泌不足引起的。

身体内部干燥,喝多少水都没用。而且这是自身免疫疾病,很难被治愈。随着时间的推移,郑阿姨的干燥症是越来越厉害,总感觉全身乏力,口舌干裂。

干燥症长期靠药,2018年初,郑阿姨被查出肝硬化。赵先生带着妈妈,先后到上海、杭州多家医院就诊,被告知最好的办法就是肝移植。

肝移植费用很高,肝源先不说,移植费用就要60多万元,还要长期服药,一年也要10多万元。医生还说了,因为干燥症,移植成功的几率会比常人小。

当年9月,郑阿姨开始吐血了。到医院一查,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是肝硬化的后遗症。

要把这个病给治好,得先解决肝硬化。要把肝硬化给治好,得先治好干燥症。但是干燥症没法根治,就这样郑阿姨仿佛走入了死胡同,身体是越来越差。

420日晚上10点多,郑阿姨又开始吐血。跟往常一小口一小口地吐血不同,这回是大口大口地呕血。没多久,就吐了小半脸盆。

看妈妈脸色灰青,痛苦不堪的样子,赵先生那个心疼:“妈妈,我们马上送你去医院。”

郑阿姨连连摇头,不去,反正也治不好,省得给你们增加负担。不管家里人怎么劝,老人坚持不去医院。

医生一句:我在医院等你!老人流泪去医院

妈妈不配合,总不能把人绑了去吧?赵先生是又心疼又急切,眼泪都掉下来了。

情急之下,赵先生给玉环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张才杰发了一条微信:“我妈妈又吐血了,她不愿意去医院!”

张医生很快回复:“你跟妈妈说,我喊她去住院,我在医院里等她!”又叮嘱他:“直接到消化内科住院,不要到急诊周转!”

得知张医生在等她,郑阿姨愣了一会,眼泪哗地下来了。她擦干泪水、嘴角的血水,对家人说了一句:走吧,我们去医院吧!

当天晚上1110分,郑阿姨到达消化内科。一查,血色素41g/L(正常值是110-150g/L),血压80/40mmHg

张才杰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量可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经过止血、输血等治疗,郑阿姨的病情,总算稳定下来,眼神活泛了些,脸上也有了些血色。大家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一些。

有一种信任叫“我习惯在你这住院”

张才杰与郑阿姨结识,缘于看病的来来往往。20189月,郑阿姨开始吐血,就是找的张医生看病。

对一些出院后需要回访的病人,张才杰会记下病人的电话号码,或相互留个微信,抽空问问他们的康复情况,解答他们的问题。

今年2月的一天晚上,郑阿姨因“消化道出血”,被送到医院就诊,医生说得马上住院。这时,张才杰下夜班在家休息。郑阿姨嚷嚷着要回家:”等张医生值班了,我再来住院吧。”

消息很快反馈到张才杰那里,自己还要好几天才值班,但郑阿姨的病拖不得。张才杰立马从家里赶到医院,看到自己信赖的张医生到来,郑阿姨笑了:“我习惯在你这住院!”

有一件事,赵先生印象特别深。有一次,张医生向他们一家人解释治疗方法,大家听不太懂。他拿了一张纸,画出肝脏解剖图,“连写带画,这下我们都懂了。”

说到张才杰的好,赵先生很是激动:“妈妈生病这么多年,跑了很多地方看病,真的感到很无助。张医生把我们一家人当成朋友,亲人一样对待,真的非常感谢。”

而张医生淡淡地说:“这是我们医生应该做的,病人的信任,就是我们的责任。”


http://paper.taizhou.com.cn/taizhou/tzwb/pc/content/202004/30/content_6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