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玉环】劳模王建君:在毫厘世界勇攀高峰的“光明使者”
在患者眼中,她是“光明使者”。从医20余载,她让5000余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她就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建君,曾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优秀眼科医师等荣誉。
治病也治心
她是温暖“铁三娘”
写病历、诊断病情、做手术……这是王建君每天要重复的事情,也是她20余年的工作日常。5月20日上午,记者见到了正在为患者做眼部检查的王建君,脸上带着笑意、平易近人是她留给人最直观的印象。但对待工作,雷厉风行的她被同事称为“铁三娘”。
该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陈慧云与王建君共事了近20年。“她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当当的,有时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遇到病人需要手术时,她也是随叫随到,我真的很佩服她。”陈慧云说。
对同事们给予的褒奖,王建君却不以为然,她始终认为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从医,就应该对患者负责,做医者该做的事。”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来眼科就诊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眼底病变等病症,饱受病痛折磨。每次诊治时,王建君总是以温柔、亲切的态度帮助患者。
当天,患有白内障的林阿婆来看病,因担心病情,老人忍不住抽噎起来。王建君扶了扶老人的肩膀,温柔地鼓励道:“大妈,不要害怕,只要放平心态,配合我的治疗,会有好的效果的,我看您勇敢得很呢!”老人不禁会心一笑,顺利配合完成检查。
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凭借医者仁心,王建君与患者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她良好的口碑被患者口口相传,不少患者都是慕名而来。
“每当我为病人揭开纱布,看到他们重见光明时流露出来的喜悦之情,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王建君说。
精细又精益
她在毫厘世界攀高峰
“眼科手术是世界上最精细的外科手术,每一次手术对医生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为此,王建君总是孜孜以求,不断在医术上追求精益求精。
眼科手术大部分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稍有差池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手术中一定要沉住气。”王建君说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单单一个“稳”字,没有多年的行医经验其实很难达到。
在医院工作多年,王建君积极开展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组建我市首个眼视光学中心,并于2000年在玉环率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让市人民医院成为我市较早开展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医院。
在王建君看来,眼底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浩瀚世界,治疗的关键不仅要守、更要攻。为此,王建君总是乐此不疲地攀登技术高峰。2014年,王建君又成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微切口手术,将白内障手术切口缩小到1.8毫米(以前的白内障手术切口有7至8毫米,后来,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将切口缩小到3毫米,微切口是1.8毫米。)。
“切口越小,越有利于病人康复。但对医生来说,手术难度也加大了,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手中的手术刀切除患者的病痛。”王建君说。
http://www.jryh.com.cn/html/2021-05/24/content_18003_449783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