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习平台】健康知识丨停药危害大,糖尿病治疗重在坚持
台州玉环市今年60岁的向阿姨(化名)是一位“老糖友”,四十年前就诊断出“2型糖尿病”,开始服药治疗,胰岛素针也用了20多年。但在去年,她轻信“养生秘方”,在某保健机构尝试“针灸控糖”。结果三个月后,向阿姨暴瘦乏力、头晕心悸,控糖不成,还让自己住了院!
3个月暴瘦30斤!
察觉不对后,向阿姨来到台州玉环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检查后发现不仅血糖、血红蛋白偏高,尿糖、尿酮体数值也偏高。医生以“2型糖尿病性酮症”将她收住入院。
说起这次住院的原因,原来是向阿姨轻信养生保健机构的宣传:通过“针灸”治疗糖尿病,不用注射胰岛素,也不用吃药。结果停用胰岛素三个月后,她陆续出现乏力、口干、头晕、心悸、胸闷、视物模糊等症状,人也迅速消瘦。一米六的她从110斤瘦到了80斤,血糖最高时更是飙升到30mmol/L!感觉身体不适后,向阿姨恢复了胰岛素注射,但又擅自减半使用剂量,折腾了大半年,才在家人的催促下来了医院。
停药危害大,糖尿病治疗重在坚持
“阿姨,自行停药、改剂量都是很危险的,可不能有下次了!”住院期间,向阿姨的主管医生、内分泌科医师董怡晨再三强调,光针灸不用药的行为,万万不可取。台州玉环市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黄亚丽也介绍,临床上,部分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针灸等措施,辅助降糖治疗。但目前,针灸疗法是无法完全替代胰岛素等药物治疗的!

内分泌科医生为患者检查
向阿姨所患的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一种,如果没有及时干预治疗,酮体不断在体内蓄积,使血液的pH值逐步下降,诱发更为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甚至会陷入昏迷、危及生命。幸运的是,向阿姨的情况尚在可控范围,经过内分泌科医护采取的消酮、抗感染、补液、补钾、纠正血糖等对症治疗,目前她的血糖和上述不适明显好转,已平安出院。

医生讨论患者病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起病时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三多一少)症状加重。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头疼、意识有障碍。
呼吸沉重、急促,且有烂苹果气味。
查体时常有脱水、尿少、皮肤弹性差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脉搏细速、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当存在上述症状时,一定及时寻求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帮助,积极评估病情,尽快治疗干预,排查诱因,防治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发病原理
糖尿病酮症的预防
糖友及家属应掌握糖尿病相关基础知识,提高对糖尿病酮症的认识,如出现血糖升高明显、口渴、乏力、尿量增多等情况,务必及时就诊。
严格遵守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的治疗方案,按照医嘱增减药量。
经常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了解尿量、体重的变化。
坚持运动,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