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习平台】健康知识丨食管裂孔疝的症状
前不久,台州玉环市62岁的罗女士因腹痛来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发作,住院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后,罗女士提出了一个困扰自己20多年的老毛病:“平时老是反酸、烧心,还不停地打嗝、嗳气,每次吃了东西,肚子就胀得难受,有时候甚至还会呕吐,这么多年一直靠药物缓解,这可太折磨人了,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
医生不敢懈怠,迅速安排了CT检查,检查结果表明,罗女士患有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示意图
医生解释,通常胃是长在肚子里的,即腹部。而有一种疾病,胃却移位到了胸腔,医学上称为“食管裂孔疝”。正常人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个分隔,叫膈肌,膈肌上有一个裂孔叫食管裂孔,食管就是通过这个裂孔从胸腔到达腹腔,且食管裂孔恰好通过食管且固定牢靠。
而有些人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比如:膈肌脚、食管裂孔周围组织发育不良,食管周围左、右膈脚肌纤维发育异常等就可能出现食管裂孔疝。
当然也有后天因素,比如:膈食管韧带退变、松弛,腹腔内压力升高,食管挛缩,手术和外伤等。这些因素的出现,致使腹段食管、贲门或胃底随腹压增高,经宽大的裂孔而进入胸腔,进而引起胃食管反流、食管炎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医生床边查房
妙手除隐疾,多年沉疴终落幕
胃部因反复的食道反流、胃酸的刺激,出现反酸、胃胀等症状,长期下去会增加患者食道癌的发生率。
据CT提示,罗女士有1/3的胃卡在裂孔内,随着疝内容物的增加,患者的食管压迫症状也越来越重,无法通过服用药物缓解,如果继续恶化下去,可能会导致疝内容物的坏死,造成出血或胃肠穿孔等严重后果,所以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据患者病情并结合科室讨论结果,医院为罗女士进行了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
术后,患者麻醉复苏良好,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反酸等症状明显减轻。

医生手术中
医学科普
医生提醒,食管裂孔疝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不断升高,40岁以下患者占10%,70岁以上患者占70%。该病在女性、肥胖、50岁以上人群较为常见。食管裂孔疝的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胃炎之类的消化道疾病。因此,如果长期出现以下症状应尽早就医,排查是否患有食管裂孔疝,以免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

食管裂孔疝症状示意图
食管裂孔疝的症状:
典型症状:反酸、胃烧灼感、吞咽困难等;
进食时过早感觉到饱胀;
呕吐:常出现在大量进食后;
胸、腹部疼痛或不适;
咳嗽、呼吸短促,感觉喘不过气;
呕吐物中带血或排黑便,提示可能存在胃肠道出血,较少见;
头晕、乏力、口唇发白:由于消化道出血出现贫血症状。
预防食管裂孔疝的发生,日常的护理非常重要。平时要多注意,避免暴饮暴食,要少食多餐。适当地进行有氧运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戒烟、戒酒,保证良好的情绪及充足的睡眠,作息时间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