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习平台】健康知识丨病在头祸在颈!缺血性卒中一定要及时就医
老人突发“中风” 火速救脑恢复如初
日前,家住台州玉环沙门的张爷爷遭遇惊险一劫,年逾古稀的他早起出门,却在家门口突感眩晕不适,身体失去控制摔倒在地。邻居火速喊来张爷爷的家人,将其送往最近的医院。
经初步检查,张爷爷确诊“脑卒中”,即俗称的“中风”。头颅CT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未见显示”。经过紧急溶栓治疗后,张爷爷被火速转运至台州玉环市人民医院。
时间就是生命!脑血流每中断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元死亡,中断5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脑卒中”的抢救分秒必争。

医生手术中
台州玉环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高效反应,绿色通道火速开启,张爷爷一进医院大门,就被直接送往DSA手术室。神经外科主任曾怀文、副主任高潮联手,紧急为其实行介入手术。通过脑血管造影发现,老人的右颈内动脉起始段完全闭塞,远端的大脑中动脉M1段被血栓完全堵塞,是极其复杂的串联病变。
危急时刻,曾怀文和高潮二人紧密配合,先实行球囊扩张技术开通右颈内动脉,继而快速取出颅内血栓,随后再次球囊扩张右颈内动脉并植入支架,最终成功恢复脑部血流。
术后,张爷爷被转入ICU进一步救治,次日便转到普通病房。得益于快速有效的治疗,目前,张爷爷的手脚活动已完全恢复如初,平安出院。

医生检查术后恢复情况
病在头祸在颈 一定要及时就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张爷爷此次病发,便是颈动脉狭窄惹的祸。

颈动脉狭窄示意图
神经外科主任曾怀文介绍,由于年龄增加,血管老化、血脂沉积,会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再加上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酗酒等不良因素,都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久而久之,血液脂质、杂质沉积附着于颈动脉血管壁,斑块逐渐增大阻塞血管腔造成管腔的狭窄,严重时甚至造成管腔的闭塞,导致相应区域的供血不足,这就是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症本身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常不易发现。在早期的临床表现有突然发作的麻木、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上肢或下肢无力、面肌麻痹和单眼突然发黑等,如发生在大脑优势半球,可引起语言障碍。这种症状的出现有时仅数分钟,也可数小时,但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上述症状临床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也就是俗称的“小中风”。严重者便会出现脑梗的症状,可引起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

中风的识别
曾怀文提醒,如果一旦发生了缺血性卒中,一定要及时通过120转运至具有溶、取栓能力的医院进行急救,第一时间再通血管,尽快恢复脑组织的血供,从而治愈或减轻梗死带来的偏瘫、失语、麻木等神经功能损害,如果抢救及时,依然可以重返健康生活。对于存在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治疗狭窄的血管可以明显改善血供,这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