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习平台】健康知识丨新生儿脐炎,新手家长误区多

2025-07-03119

前不久,刚满21天的小周(化名)脐部红肿了3天,脐周红肿面积快有一个鸡蛋大!家长察觉不对,立即来到台州玉环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生说诊断后,判断小周得的是“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脐炎

“脐带炎是指脐带残端被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是新生儿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出生后1-3周。”小周的主管医生、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蔡萍萍解释。

医生为新生儿检查

脐带是母亲与宝宝之间的枢纽,宝宝出生前靠它得到营养及氧气,同时靠它将代谢废物运走。

新生儿脐部是连接母体的重要通道,也是出生后需要特殊护理的脆弱部位。出生断脐后会留有一个脐带残端,在没完全闭合时,脐带与新生儿体内的血管是相通的。脐带残端如果没有护理好,让细菌侵入,轻则导致脐炎,重则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脐带残端

脐炎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红肿,或伴有少量脓性分泌物,重者脐轮与脐周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量多,带臭味,或形成局部脓肿,可向周围皮肤及组织扩散,出现高热、拒乳、烦躁不安、少动不动、黄疸加深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脐炎可向周围组织或皮肤扩散,而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皮下坏疽、腹膜炎、败血症等。

轻度脐炎

通过交流,医生发现,小周的病和家长护理不当有关,因为太过小心,家长不敢碰触脐带残端,出现渗液时也未能正确护理。

接受治疗后,小周脐带残端顺利脱落,目前已恢复健康出院回家。

正常脐部

警惕危险信号 出现时立即就医

医生提醒,新生儿一旦出现下列情况,请及时就医:脐周皮肤明显红肿、发热,脐带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有黄色或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宝宝哭闹不安、发热、吃奶差;脐带超过4周未脱落。

医护人员为新生儿做脐带护理

新手家长误区多 脐炎常见“元凶”

错误做法:过度保护,不敢清洁,清洁肚脐时只用棉签轻轻擦表面。

正确做法:如脐带残端无感染征象,不用频繁使用消毒剂,但需保持脐窝干燥;仅在有脐部感染征象时使用75%酒精或碘伏棉签消毒。

脐带护理

错误做法:让脐带“闷”在尿不湿里,未及时更换尿不湿,或让尿不湿边缘覆盖脐部,使尿液、粪便等排泄物污染脐带。

正确做法:将尿不湿前端反折,暴露脐带残端,保持干燥透气。

预防脐炎 “脐”实不难

脐带脱落前可以正常沐浴,但应尽快清洗,避免脐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导致细菌感染。一旦尿液通过尿布上缘浸湿脐带,一定要用干棉签擦拭干净。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紧身衣物摩擦脐部,造成损伤。

一般情况下,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于出生后1-2周脱落。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可用棉签蘸碘伏清洁,保持局部干燥和清洁卫生。

如果有结痂形成,应将结痂掀起,从内向外涂擦,才能真正起到消毒的作用。还应注意不可使用龙胆紫、红汞等有颜色的药物,因为药物的颜色可影响脐部的观察。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5502381623564944834&t=1751533819751&showmenu=false&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5502381623564944834&ref_read_id=9752d208-7d89-40b1-952a-426bd8c75c38_1751856229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