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雷暴天气频发,不少市民出现咳嗽、喘憋等呼吸道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各大医院接诊此类患者数量明显上升。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坤伦提醒,要高度警惕“雷暴哮喘”的发生,尤其在雷雨天气加强防范。
陈坤伦解释,雷暴天气时,强风容易将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卷至空中,在雷暴强气流作用下碎裂成更微小的颗粒,直径通常仅为2至3微米,更易被人体吸入呼吸道。这些微粒随着气流沉降到地面,导致空气中可吸入过敏原的浓度急剧增加,人体吸入这些过敏原微粒后,气道黏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使过敏原更易侵入并引发过敏反应,最终导致哮喘急性发作。
雷暴哮喘的症状与普通哮喘相似,包括咳嗽、喘憋等,但其危害更为严重,可能具有致命风险。而且,雷暴哮喘的症状往往持续更久,部分患者在引发雷暴哮喘后的3至5年内,都可能持续出现哮喘症状。因此,雷暴天气下的防范工作尤为关键。

面对雷暴天气,公众该如何预防雷暴哮喘?
“有过敏史的人群应多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花粉过敏气象指数。雷暴发生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关好门窗。一旦哮喘发作,要立即使用急救药物。如果哮喘发作症状严重或持续加重,应立即就医。”陈坤伦提醒,只要科学防护,就能显著降低雷暴哮喘的发病风险。同时呼吁公众积极关注天气变化,增强健康防护意识,共同守护呼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