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心跳停三次 家属不在医生“风险”急救

2017-04-271544

在玉环务工的宋师傅,一大早坐公交车去上班,半路上突发胸痛,大汗淋漓。幸亏他碰到了一群好心人,大家合力把他送到院,医护人员及时救治,最后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日前宋师傅顺利出院。

乘客公交车上发病,司机和乘客合力把他送进医院

    宋师傅今年58岁,是湖北人,在陈屿一家企业做仓库保管员10多年。4月12日早上6点多,他就出门上班去,坐上了从大麦屿到玉环县城的公交车,途经他上班的地点。

    还没到达上班的公司,宋师傅就感到胸痛、大汗淋漓,感到情况严重,他就对司机说:“我很不舒服,想去医院。”

    司机见他脸色苍白、全身虚汗,立即向乘客们提议,先把生病的乘客送县人民医院。大家一听都没有异议,决定一块将宋师傅送医院。

    早上7点许,宋师傅到达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后诊断他为“急性心肌梗死”。血压、心跳不稳定,随时可能会出现心跳停止及死亡,因此立即被送到重症抢救病房(ICU)进行抢救。

10分钟心跳停了三次,家属不在医生果断救治

    ICU后,宋师傅的病情变化非常迅速,到ICU还没到10分钟,心跳就停了三次。主治医师林俊亮回忆说:“当时,我正在跟宋师傅谈溶栓的问题,可不一会儿他就没有知觉了,出现室颤,呼吸和心跳瞬间停止。”

DSC_5948.JPG

    医护人员马上进行抢救,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进行胸外按压、皮囊辅助呼吸、应用抢救药品等治疗,反复电除颤3次。经过积极的抢救,宋师傅的病情总算有所好转,心跳较前平稳,神志也转清。

    但是,心肌梗死的根源还未得到控制,随时会再次心跳停止,治疗的最佳方法就是马上进行溶栓治疗。而这项治疗有一定出血风险,需要家属知情同意告知,并签字。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却发现家属还没到,电话也联系不上。

    时间就是生命,越早进行溶栓治疗,效果越好,但在家属未签字的情况下,万一出现出血等并发症,医生将面临医疗纠纷的风险,但在紧急情况下,病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请示ICU主任郑孝敬后,林俊亮果断给予阿替普酶针溶栓治疗。几十分钟后,宋师傅胸闷、胸痛的症状迅速减轻,心跳和血压也逐渐转平稳。由于抢救及时,宋师傅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继续抢救进行的过程中,宋师傅的妻子和女儿赶到了医院。

林俊亮说:“在家属未到的情况下,我们先对病人进行了特殊治疗,在现在缺乏互信的时代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但医护人员总是心怀救死扶伤的情怀,总是想着救命要紧。事后,也是得到了家属的理解和感激。” 

目前,宋师傅已康复出院。他说:“感谢开车的师傅,感谢同车的所有人,感谢急诊科、ICU、心内科的所有医生和护士。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