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擅自加服降糖药 导致酸中毒险送命
糖尿病的老病号,擅自增加降糖药的服药量,结果出现酸中毒,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命悬一线。经医护人员准确诊断、及时抢救,才让她脱离生命危险。
今年65岁的金阿婆,患糖尿病6年,平时服用二甲双胍降血糖。两个月前,金阿婆感觉自己血糖高了,在未测血糖的情况下,擅自将每餐一片的二甲双胍改成每餐三片。
没想到,4月28日开始金阿婆出现呕吐、腹泻,但她没引起重视。直到5月2日,家人发现她四肢冰冷、呼之不应,才紧急将她送到医院。
入院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血压、血氧饱和度偏低且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生化检查提示患者存在严重的酸中毒。
综合患者的病史及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结果,医生考虑患者为“乳酸酸中毒”的可能性极大。随后的乳酸浓度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患者为二甲双胍过量引起的严重乳酸酸中毒,并出现休克、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随时有死亡的可能!
ICU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对患者进行抢救,吸氧、抗休克、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监测血乳酸变化……在ICU争分夺秒的奋力抢救下,三天后,金阿婆的乳酸、血糖回归正常水平,脱离了生命危险。
ICU主任郑孝敬介绍说,严重的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抢救困难,病死率极高。发病者多为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监测不力所致。
服用降糖药怎会引起乳酸酸中毒?主要因为患者服用二甲双胍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如果患者肾功能不好的话,就会导致二甲双胍堆积在体内。该药可抑制乳酸代谢,使乳酸在人体内过多积累,很容易导致乳酸水平明显升高甚至乳酸酸中毒的严重后果。
因此,郑主任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只有当多次监测血糖后,医生已经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时,才能适当地调整药物,切不可以盲目自行调整。若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