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增瑞名医工作室:培养救死扶伤的医学才俊

2016-10-111470

  “头晕的状况好点吗?排尿的次数怎么样?放松一点,我听一下你的肠鸣音……”10月9日上午8时多,记者来到玉环县人民医院时,陈增瑞名医工作室领衔人陈增瑞正带领几名工作室成员,在ICU病房为病人做检查。随后,陈增瑞又召集成员开讨论会,为病人做更准确的病情判断,协商最佳的治疗方法。

 

  “ICU病房收治的都是重症病人,治疗相对一般病人来说更复杂和困难。ICU团队也是医院里的特殊团队,对病人的病症进行全方位了解和集中讨论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在抢救病人的措施上做得全、做到精。”陈增瑞告诉记者,经常性的“学术切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让年轻同志从老同志身上学到经验,也能督促老同志提高自身水平。

 

  陈增瑞名医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9月,目前共有13名成员,其中9名ICU医生、4名EICU医生,均是我县人民医院优秀的医学工作者。作为我县首批成立的名师名医工作室之一,两年来,工作室不断加强人才培训,提高ICU团队的整体综合素质水平,致力培养一批救死扶伤、造福百姓的医学才俊。

 

  临床救治工作和重症医学的课题研究一直是工作室的重点工作,目前,已开展了“导丝引导置管引流心包穿刺术”、“无创通气在撤气后的应用”、“呼吸机雾化技术改进”、“CRRT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和“PICCO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等40多项新诊疗和技术改进项目,不断提升ICU抢救水平。另外,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也取得丰硕成果。工作室已在台州市率先开展枸椽酸抗凝在CRRT应用、成功开展血浆置换新技术应用、广泛开展重症超声的应用、推广危重病人新的呼吸支持技术等,使我县的ICU保持在省内县市医院的前列。

 

  “作为一个县级医院,适应技术的应用,提高整个团队的抢救能力,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减少病死、避免医疗事故,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陈增瑞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两年来,工作室不仅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成员在实践中提升医学水平,在医学技术项目的研究上有较大突破,同时也注重成员的理论学习,为他们的医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学术交流是提高医学水平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让成员‘走出去’,还要把专家‘请进来’。”据陈增瑞介绍,工作室会定期外派成员到省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各省市医院进修学习,还邀请外面的专家来做专业指导,广泛开展业务学习与交流。

 

  目前,工作室成员已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学习10多次,省市级学术交流达20多次,在市内学术活动主持会议多场。陈增瑞在省级学术年会上主持2次,在全省学术年会、台州市医学会开展学术讲座各1次。此外工作室每月还会组织2次科室内部的学习和1次全县性的学术讲座活动,并鼓励各成员做好课题研究、上台授课。

  在陈增瑞的带领下,县人民医院的ICU抢救成功率达90%左右,已成功抢救了5000余危重病人、50多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肌麻痹、300多例重度毒鼠强、毒蛇咬伤等严重中毒患者……2015年,县人民医院ICU成为了浙江首批县级医学龙头学科。

 

  就下阶段工作,陈增瑞表示,目前来说,玉环的医疗规模不大,地域较偏,相比一些大城市医疗水平还是处于落后状态,工作室将会继续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找准医学问题,补齐医疗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