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夜间扎堆就诊 医院急诊变夜门诊

2017-08-231293

夏日炎热,流感多发。近段时间一到晚上,我院急诊科候诊大厅便宛如“菜场”般热闹,人潮高峰期,有时甚至就连挪个地儿都有些困难。

DSC_3015.JPG

 

现状:急诊变夜门诊  医生超负荷工作让人心疼

817日晚7时多,笔者来到院急救中心,发现那里已是“门庭若市”,大厅里的分诊台被患者团团围住,等待区抢救室观察室里也都挤满了病人。

急诊科主任黄锡通处得知,进入8月份以来,急诊科夜间病人比白天多尤其这几日,内科每晚接诊的病人均超过160人,儿科每晚接诊量最高达180多人,其80%左右是属于上呼吸道感染。

“我从晚上11点接班,整个后半夜一般要看70几个,大部分都是感冒发烧,以前大概就40几个。”急诊儿科医生陈杨俊说,“往常病人不多时,后半夜若有空闲可以去值班室休息下,现在完全不可能,要是实在撑不住了,就趁没人时在椅子上靠一会儿。”

内科医生陈杨雷则说:“普通诊室、抢救室、急诊病区的病人我们都要兼顾,一个夜班下来,一刻都没有停下来。”

63353609333524314.jpg

(图为814日早上6点,我院院长、党委书记陈增瑞起早巡视急诊时发现医生在无人的诊室内闭目休息,便用手机拍下。)

“病人剧增,我们急诊科值班医生尤其是内科和儿科的医生,几乎都要通宵看诊,有时候抢救完危重病人还要回来看诊,第二天还要去门诊那边,根本没时间休息”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陈增瑞告诉,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让他十分心疼。

 

原因:误把急诊当“快诊” 生命通道被占用

急诊是为各种急症、危症、重症病人而设的生命通道,如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伤者、突发的急性病等。

而在采访中,笔者发现患者普遍存在一个误区:以为夜间急诊就是“快诊”,挂急诊号就能优先见到医生,所以不管病情是否紧急,夜间都往急诊科里“挤”。

DSC_3158.JPG

“我是下午的时候发现孩子发烧的,想着挂急诊看病快,所以带孩子过来看一下。”家住石井社区的范先生说,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晚上急诊的人这么多,他已经候诊了近半个小时了。

黄锡通告诉,医院晚上的医生相对较少,主要是保障急诊患者的就医需求,如果有危重病人送来,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抢救危重病人,此时普通病人可能就需要等候了。“患者扎堆在夜间就诊,一方面影响了我们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病人候诊时间变长,最长甚至超过2个小时。”黄锡通说。

对此,黄锡通建议,如果患者只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疾病的早期症状,不建议夜间到急诊科就医,患者可以选择医疗资源充沛白天就诊如若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老年人,出现发高烧、呼吸困难等症状,还是需要到急救中心来就诊。

 

对策增设人员设备 推出夜间特需门诊

笔者了解到,为缓解急诊压力,医院在急救中心加派医护人员、在候诊区加放长凳,并即将增设夜间特需专家门诊

DSC_3024.JPG

采访当笔者在急救中心大厅就看到了三名前来“增援”急诊科的门诊护士。

“我们三个是从530分开始过来上班,基本要忙到晚上1030分左右。”门诊护士长厉雪芬一边忙着给病人测体温一边对记者说道,门诊护士一般没有夜班,但近几日急诊科病人爆满,医院只好将已经下班了的门诊护士调整至急诊科加班。

DSC_3018.JPG

目前,急诊儿科、急诊内科前半夜都有2位医生坐诊,并增加2名护士在急诊科分诊,以应对病人就诊高峰。”黄锡通解释道。

此外,为了缓解急诊病人爆满的情况,市人民医院准备于近日推出夜间特需专家门诊

“夜间特需专家门诊开设后,我们将先在儿科和内科这两个夜门诊特别多的科室先实行。”陈增瑞说,尽管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数量非常紧张,但是仍然从门诊和病房调整部分职称在正高、副高以上,经验十分丰富的专家医生,利用休息时间加班,以此来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