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女子患上宫颈原位腺癌 幸好发现及时

2022-09-161753

“宫颈原位腺癌?我这是得宫颈癌了?”王女士看到病理报告时,惊慌不已。“宫颈原位腺癌属于癌前病变,严格来说,不是真正的宫颈癌,一般不会转移,及时手术也不会危及性命的”,妇科主任王金辉的解释,让王女士有了接受治疗的信心。

原来,王女士今年37岁,最近几个月,每次与丈夫同房时,都会有少量出血,再联想到此前查出过感染HPV病毒。她不敢耽误,赶紧来院就诊,在医生建议下,接受了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报告显示:(宫颈)CINⅡ级伴腺体不典型增生,考虑原位腺癌。

医生介绍,宫颈原位腺癌(AIS)是由宫颈腺上皮非典型增生发展为宫颈浸润性腺癌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病变,一般局限于宫颈内膜上皮层及其隐窝范围内,并且未穿透基底膜向深部侵犯。

王女士被收住入院,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妇科团队为其行经阴道宫颈锥切术。术中快速病理显示,的确是宫颈原位腺癌,便按计划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王女士术后恢复良好,已平安出院。

“患者能顺利手术的关键在于发现及时,没有进一步发展为浸润癌,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王金辉主任介绍,近年来,宫颈原位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且有年轻化趋势。无生育要求的AIS患者建议行子宫全切术,对于有保留生育要求的患者,充分评估后可行LEEP术或冷刀锥切术,但是应达到阴性切缘,完成生育后可以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当然手术不是一了百了,术后还要坚持检查随访。”她提醒,无论行子宫切除术或行宫颈锥切术,AIS患者术后均建议细胞学和HPV联合检测,做好长期随访。

王主任强调,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即HPV感染)、且可以预防筛查的恶性肿瘤。宫颈癌一般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在发生浸润前几乎可以全部治愈。因此,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如接触性出血、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异常阴道排液,要及时就诊,切不可大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远离宫颈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