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医十年 接续奋斗
于历史长河而言,
十年,只是弹指之间;
对我们个人而言,
十年,可能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
你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有哪些让你刻骨铭心的回忆?
你所在的行业或领域又发生了
哪些令你喜悦、感动或难忘的变化?
日前,玉环市人民医院推出“喜迎二十大、玉医这十年”系列报道,邀您一起分享身边十年间的变化,折射十年来医院发展新成果,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力量。
1.党建引领 阔步迈向新征程
10年时间,医院全面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强化“答卷意识”,保持“赶考状态”,坚持党建和各项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突破了众多的“零”,写下了许多个“一”,收获了大量的“赞”,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9、2020年“国考”成绩位列全省同级医院第一、第三。2022年创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回应着60多万玉环人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期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拼搏实干 综合服务能力大提升
10年时间,医务人员用拼搏书写责任担当,用奉献阐释医者初心。2021年,服务门急诊人次1362989,出院人次28896,分别较2012年增长54.2%、38.36%。医院成为全国首批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300强。
3.合力布局 学科优势特色凸现
10年时间,医院行稳致远,集中优势、形成合力,突出特色专科品牌。通过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度合作9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三甲医院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成立14个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引入高端医疗资源和优秀人才,打出医疗“组合拳”。通过不断优化科室布局,细化专业分科,将传统而简单的“内、外、妇、儿”等学科“精细化”,一步步培育至包括35个临床专科、12个医技科室在内的高品质特色学科。胸痛中心、卒中中心、PCCM通过国家认证。
4.匠心行医 医疗技术更精进
在推进ICU建设发展的同时,NICU、EICU、CCU等相继改造、进一步细化重症患者分层救治,完善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救治诊疗体系。常规化开展急诊PCI、脑卒中取栓术、左心耳封堵术、腔镜下胃肠肿癌、肺癌、妇科肿瘤根治等技术,努力实现医院外科微创化、内科介入化,子宫肌瘤手术、心肌梗死病种分别居全省72家同级医院第一、第四。2021年住院手术11831台,较2012年增长113.06%,住院手术、三四级手术占比分别列全省72家同级医院第三、第四。
5.人才兴院 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10年时间,医院秉承人才兴院、科技强院的发展战略,加大学科建设和对卓越人才引进培育力度,积极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员工数905人充实到1177人,高级职称从86人发展到215人,中级职称从198人发展到351人,医学硕士从8人增加至51人,床位数与技术人员比例持续改善。
医院成为温州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成为温医大在职研究生教学点。近五年取得科研立项187项,其中省部级1项、厅局级59项、县级127项。
6.舍得投入 设施设备保障大改善
10年时间,医院硬件设施全面升级提质。启动改扩建工程建设,启用独立公共卫生楼,2023年建成将增至床位1200张。添置西门子1.5T磁共振、飞利浦DSA、64排CT、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体外震波碎石仪、肺结节智能筛查AI系统、ECMO等一系列先进设备,为医务人员提供大展拳脚的舞台,为患者提供更贴心、更优质、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7.智慧医院 群众健康获得感增强
10年时间,医院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力打造“流程优、服务好、效率高”的就医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实行“全院一张床”管理和门诊病区一体化管理,推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居家护理,让患者看疑难病少走弯路。建成影像、检验、心电、病理、消毒供应“五大共享中心”,心电一张网延伸至村卫生室,实现基层检查、总院诊断、结果互认的同质化诊疗服务。
电子病历应用达到4级水平,预约诊疗、移动支付、云胶片、报告查询、电子发票等,实现一部手机走完就医全程。基于5G技术在县域医共体“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入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
8.改革创新 区域发展呈现新格局
2018年牵头建设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下设坎门、大麦屿、玉城、芦蒲、海山五家分院,以群众“少生病、好看病、看好病”为目标,以“县级强”带动“县域强”,以“县域强”推动“县级强”,推动总、分院协同发展,健共体建设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开展慢病支付改革,构建精准“医防融合”体系,2021年,区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患者基层就诊率指标均位居浙江省前列,高出省试点要求17个百分点以上。集团成为“全国慢病协同管理示范单位”(全国首批6家)、“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全国首批17家)。
9.勇担重任 医者仁心书写新篇章
10年时间,医院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坚持医院公益性,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中。在各类公共救援,援川、东西部扶贫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面对疫情大考,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筑牢“抗疫防线”,启用公共卫生楼、负压病房,建成日检万管能力的PCR实验室,承担外省来玉隔离人员的医疗保障任务,驰援武汉、上海等地核酸检测,为国内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
十年跨越,波澜壮阔
十年蜕变,化蛹成蝶
十年成效,振奋人心
回首不忘艰辛路
不懈奋斗久长青
十年许诺向未来
初心如磐绘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