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智慧医院 提质增效
近年来,玉环市人民医院在诊疗效果和内涵质量上做好“加法”,在服务效率和就医便捷度上善做“减法”。
特别是2012年国家出台政策,推动电子病历标准系统建设,拉开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改革的序幕。
十年来,在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为核心的智慧医院全生命周期建设阶段,玉环市人民医院数字赋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服务群众有速度、有态度、有温度。
智慧管理
信息化医院跨越发展
过去的十年,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十年,也是医院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十年,硬件水平和软件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十年前,一本本病历本、一张张检查单组成了许多人的看病记忆,医生难以辨认的手写病历甚至是网络热门梗。

2012年,随着政策出台,我院电子病历系统(EMR)建设提上了日程,系统、明晰的电子病历取代了手写病历。
在电子病历系统上,医生不仅能输入医嘱,还能调阅患者过往病史与影像、检验、病理等结果数据,为诊疗提供准确依据,实现对患者的连续诊疗管理。\在病房,搭载了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系统的移动推车,改变了医护工作模式。下医嘱、写病历、护理操作、健康宣教等都能在患者床旁完成,提高了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也为患者带去了更好的服务。
2020年5月,我院升级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目前应用已达到4级水平。2021年,医院上线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系统,全省互认让患者看病不再重复查。2022年1-9月,系统为患者节省金额621533元。
信息系统“渗透”到了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在推动电子病历系统的同时,医院相继启动了HIS系统、合理用药系统、院感监测系统、病历质控系统等项目建设,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逐步建成了诊疗、服务一体化的智慧医院体系。

近年来,为让患者看疑难病少走弯路,医院实行“全院一张床”管理和门诊病区一体化管理,推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居家护理、远程床边查房等项目,加入“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开始从线下向线上延伸。
智慧服务
一部手机走完就医全流程
以前来医院,挂号要排队、缴费要排队、抽血拍片又得排队……等检查结果出来后,以上流程再来一遍,还要时刻提防有人插队和“黄牛”。
十年过去,在玉环市人民医院,看病体验优化了许多——有了预约诊疗、移动支付、云胶片、电子发票、智慧结算等服务,一部手机就能走完就医全流程。

2013年,医院率先引进自助服务机,患者可自助完成挂号、结算、打印报告单等程序,大大提升了就医效率。后来,医院又陆续推出了扫码支付、刷脸支付、医后付等服务。
2018年起,医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让信息“跑”、数据“跑”代替患者“跑”。
目前,门诊智慧结算率从68%提高到了90%,病房智慧结算率从25%提高到了95%,电子发票使用率和检查智慧预约率更是达到100%。

十年间,医院从群众角度出发,开通了共享轮椅、自助血压测量系统等便民利民服务,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其中,“出生一件事”从一站联办发展到线上办理,实现了“零次跑”。
另一方面,医院积极开展人文关怀,为老年人等群体保留了人工窗口,日常有志愿者负责导诊引导。
2021年,医院还推出了陪伴就医等老年友善服务,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让患者温暖就医。
智慧医疗
集团一体化打通“信息孤岛”
2018年,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揭牌成立,智慧医院工作迎来了新变化。
集团耗资1000多万元,建设健共体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不断推进信息融合,陆续打通总院与五家分院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

这其中,首先开通的是医技检查和住院转诊功能,2019年起,患者在分院就诊开单后,能直接到总院取药、检验、检查以及住院,无需重复挂号。
2021年初,总院与大麦屿分院实现信息系统全面融合,总院、分院共用一个数据库,健共体信息化建设驶入“高速路”。
凡是在总院、分院就诊过的患者,所有就诊记录均可在信息系统中查询到。坎门分院、芦浦分院紧跟其后完成信息融合,海山分院与玉城分院已进入筹备阶段。

这些年,集团建成影像、检验、心电、病理、消毒供应“五大共享中心”,2021年9月将心电一张网延伸至村卫生室,搭建基层检查、总院诊断、结果互认的集团一体化体系。
在信息化建设逐渐完善的今天,医院逐步引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打造智慧医院。
集团“基于5G技术在县域医共体“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入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
立足新起点 展望新征程
十年跨越,波澜壮阔
十年蜕变,化蛹成蝶
十年成效,振奋人心
回首不忘艰辛路
不懈奋斗久长青
十年许诺向未来
初心如磐绘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