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吞虎咽吃出“祸” 49岁大姐上了手术台

2024-07-30819

吃饭本是平常事,

但对于 49 岁的李大姐(化名)来说,

一块不经意间吞下的鸡骨头,

竟引发了

肠穿孔和急性腹膜炎,

将她送上了手术台。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大口吃饭“惹出祸”

因为做的是计件活,李大姐为了多挣点,在厂里时上班都不带停的。一天工作下来,总是饿得前胸贴后背,回家吃饭也就变得急急忙忙。

那天,她大口吃着饭,竟将一块鸡肉连肉带骨吞了下去。“当天晚上肚子就有点痛了,以为睡一觉能好的。”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大姐第二天还是照常去上班了。

然而,两天后,腹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发加重。不再是一开始集中于肚脐周围和中上腹部的隐痛,而是演变成整个腹部的持续性胀痛。因为腹痛剧烈,李大姐疼得直冒冷汗,她这才上了医院。

腹部CT提醒盆腔左侧异物,再结合患者症状,普外二科团队考虑其小肠穿孔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0404.jpg

【腹腔镜下手术示意图】

为防止进一步腹腔感染引起休克,普外二科副主任医师周方建和主治医师郭飞随即为李大姐进行腹腔镜下探查异物取出术。

NeoImage_副本.jpg

术中探查发现,患者回肠有一小穿孔,腹腔内盆底少量脓苔,肠管稍充血水肿,肠管的充血水肿。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鸡骨头也在镜下“原形毕露”,被医生取了出来。

在缝合穿孔后,手术顺利结束。目前,李大姐已康复出院。

 

误吞异物要当心

四公分长的一根小骨头,造成这么大损伤,这是李大姐万万没想到的。

但李大姐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周方建介绍,临床其实经常遇上误吞异物的患者。“尤其是像鱼刺、骨头、枣核等尖锐的异物,容易扎入气管、食道、肠道等部位,引发肠穿孔、肠梗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由于误吞后的初始反应往往不大,很多患者往往拖到严重的腹腔内感染、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才来医院就诊。部分患者还会因时隔多日忘记曾误吞异物,误以为是慢性气管炎、肠胃炎,以致延误病情。

医生提醒,在进食时,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尤其是吞咽功能退化的老年人要格外留意,避免边吃边聊天,发生呛咳,让异物进入气道。

如果不小心误吞异物,应及时就诊取出。切忌使用“吞饭”“喝醋”等土方法,这可能会让异物“游入”消化道深处,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