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烫烫!小心被窝里的“温柔一刀”,已有人重伤住院……

2025-02-12760

最近气温的直线下降,

晚上钻进被窝,就像进了冰窖。

好在有热水袋这个 “冬日救星”,

往被窝里一放,一觉天亮美滋滋。

但温暖之下,竟藏着 “温柔一刀”!

 

日前,家住玉环采桑的张叔

就在睡梦中被热水袋烫伤双脚。

因为未及时规范治疗,

引发伤口严重感染,

最终不得不住院并手术清创,

后续还可能要进行二期植皮手术!

2ea2eae4c13787f13f73a8e29cda9f2.jpg

 

热水袋烫伤双脚  延误治疗严重溃烂

张叔今年56岁,和许多人一样,都有冬季热水袋暖被窝的习惯。不料日前,热水袋竟给了他“温柔一刀”,一觉醒来,双脚都被烫出大大的水泡,睡梦中还不曾有一丝疼痛的感觉。

张叔以为这并无大碍,只要简单消毒换药就能愈合,可长达半个月之久,右脚背的伤口始终不见好转,甚至开始不断流脓。意识到不对劲,他这才选择入住玉环市人民医院烧伤科治疗。

医生全面检查发现,张叔左脚底和右脚背多处烫伤,其中右脚背Ⅲ度烫伤,最大伤口长达8厘米,表面皮肤已严重感染坏死。且张叔还患有糖尿病,此前从未发现。

224842487751deb459d8f0de74967c7_副本.jpg

烫伤后未及时的规范治疗、血糖高未控制,两大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伤口急剧恶化!

入院后,玉环市人民医院烧伤外科副主任医师毛禹和主治医师叶建平联手,第一时间为张叔进行手术,全面清创并植入人工真皮支架,同时持续治疗,进一步控制感染。

叶建平告诉,目前,张叔的情况已好转,但后续还要根据皮肤的愈合情况,确定是否进行二期植皮手术。

叶建平介绍,在过年期间,他已接诊了5位因热水袋低温烫伤的患者冬季气温寒冷,暖宝宝、热水袋、发热贴等取暖“神器”纷纷登场,温暖的背后务必谨防“低温烫伤”更要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低温烫伤常发生在人体下肢,这是因为下肢感觉相对迟钝,低温对皮肤疼痛刺激较轻,可能不知不觉就被烫伤了。因此,老年人、婴幼儿、长期卧床、糖尿病患者或感觉不灵敏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

低温烫伤有哪些表现?

烧烫伤一般为“三度四分”:I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低温烫伤不仅可以导致I度、浅Ⅱ度这样相对浅度的损伤,也有可能造成深Ⅱ度或Ⅲ度的深度烧伤。

●皮肤发红 出现红斑:这是低温烫伤最常见的表现,属于I度烫伤。有的人贴暖宝宝久了,取下后皮肤会发红,就属于低温烫伤。

●皮肤出现水疱:这是低温烫伤的进阶表现,属于Ⅱ度烫伤,根据水疱的大小、烫伤的深度还可以分为浅Ⅱ度和深Ⅱ度。

●皮肤出现焦痂改变:这是低温烫伤导致的深度损伤表现,属于Ⅲ度烫伤。受伤局部区域皮肤发干变硬,没有弹性,疼痛感不明显。

低温烫伤后如何处理?

发生烫伤后,要抓住黄金2小时急救时间,牢记“冲、脱、泡、盖、送”烧烫伤急救五字诀,科学处理伤口。错误的处理方式只会加重伤情,道听途说的偏方千万别乱用!

640_副本.jpg

叶建平提醒,冬日取暖,安全第一。日常使用热水袋,水温要控制在60℃以下。且一定要使用棉质保护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更要定时查看皮肤,避免久用。

而对于烫伤的处理,一定要及时送医、规范治疗。如有需要,尽早清创,严重烫伤则要植皮手术修复。否则,烫伤坏死的皮肤未及时清除,极易引发感染,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