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海之滨到塔里木河畔|玉环慢病“小组团”点亮边疆健康星火

6月20日,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山海距离的医疗合作正式拉开帷幕。由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发起的慢病管理“小组团”援疆项目在此启动。此次合作旨在响应国家对口援疆政策,聚焦慢病管理这一重大民生问题,通过精准帮扶、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新疆各族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管理服务。
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院长董寅、新疆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友俊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第一师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援疆副领队)吴玲燕主持活动。


启动仪式上,杭州医学院健共体联盟成员单位授牌仪式和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慢病管理“小组团”援疆项目签约仪式同步举行。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象征着双方合作的正式开启,更标志着双方将构建起长效的协作机制,共同为边疆地区的慢病管理事业努力奋斗。
精准聚焦:破解边疆慢病管理困局
作为辐射南疆地区400余万人口的重要医疗机构,第一师医院承担着兵团及地方各族群众的健康守护重任。然而,“缺技术、缺体系、缺连续性管理”成为当前慢病管理的主要瓶颈。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疾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慢病防控形势严峻。
在此背景下,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积极响应2024年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提出的“小组团”嵌“大组团”双轮驱动模式,凭借其在县域慢病管理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方面的深厚积累,迅速组建了专业团队,启动了本次慢病管理“小组团”援疆项目。该项目将围绕学科建设、技术推广、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四大核心任务,开展系统化帮扶。

体系赋能: 打造可复制的“浙阿”协作样板
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在慢病管理领域深耕多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千县工程县域慢病中心建设指南制定单位之一,牵头实践了多项慢病国家级标准,并在全国10余个省份开展过医共体慢病项目的培训与指导。此次援疆项目,玉环团队将把“海岛健康管家”模式引入新疆,协助第一师医院打造一支10人以上的专业慢病管理团队,推动建立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
“小组团承载大健康。”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院长董寅表示:“此次合作,是落实‘组团式’医疗援疆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更是东西部医疗卫生协作的重要纽带。我们将玉环‘海岛健康管家’服务经验与兵团‘屯垦戍边’医疗传统有机结合,打造可复制的"浙阿"协作样板。既让边疆群众享受同质化的健康服务,更培育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铁军,为健康中国战略在边疆的实践筑牢根基。
王友俊副主任感谢浙江慢病管理专家跨越万里,将东海之滨的先进经验带到塔河之畔!他说:“从‘输血’到‘造血’,从‘治病’到‘防病’,慢病管理‘小组团’援疆项目承载着党和国家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关怀与厚爱,肩负着提高新疆慢病管理水平、保障各族群众身体健康的重任。希望第一师医院配合做好帮扶工作,与浙江同仁携手并肩,让边疆群众的生命质量得到切实提升。

实地深耕:专家团队助力健康升级
仪式结束后,玉环市人民医院团队立即投入慢性病管理能力培训和交流,涵盖慢病管理、信息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随后几天,专家们深入第一师医院及下属分院进行实地调研,重点推进慢病全周期管理流程标准化、区域血糖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工作,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浙阿”协作样板。


情系边疆 健康同行
从东海之滨到塔里木河畔,从海岛小城到戈壁绿洲,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慢病管理“小组团”援疆项目的落地,不仅是一次医疗资源的对接,更是一场跨地域、跨民族的健康接力。
未来,玉环市人民医院将继续深化与第一师医院的合作,推动慢病管理向智慧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让健康中国战略在祖国边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