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场变“危险区”?暑期多发,有人被迫上手术台…… 家长必看
暑假里,游乐场本是孩子们尽情撒欢的地方,但一些潜在的危险却可能悄然逼近,不少孩子因此遭遇耳朵、鼻腔进入异物的意外,甚至需要手术解决,这背后的原因值得家长们高度警惕。
游乐场暗藏“危机”
2 周岁的乐乐(化名)在游乐场的决明子沙池上疯玩后,回家就不停地用小手掏耳朵。爸爸用手电筒一照,发现竟是一颗决明子卡在耳道里,于是尝试自行取出,结果折腾半天不仅没成功,还把乐乐的外耳道弄破流血。

一家人慌了神,赶忙抱着孩子冲进玉环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幸运的是,乖巧的乐乐十分配合,副主任医师蔡族苗凭借丰富的经验,用耵聍钩迅速将异物取出。事后,乐乐家人特意送来锦旗,向蔡医生表达感激之情。

相比乐乐,1 周岁的小萌就没这么幸运了。同样是游乐场的决明子 “入侵” 耳朵,因年龄太小无法配合,清醒状态下根本无法完成取物操作。情况紧急,医生当机立断为小萌安排了急诊手术。在手术室麻醉科的全力协作下,才终于在麻醉状态下成功将异物取出。
暑期儿童异物高发
“最近收治了多位耳朵、鼻腔异物的儿童,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蔡族苗医生告诉,小朋友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常常会把小物件随手塞进耳朵或鼻腔。

每到暑假,鼻腔异物和耳道异物的接诊量就会大幅攀升,就诊的患儿大多集中在 3 至 6 岁年龄段。幸运的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发现及时、送医迅速。此前,他还接诊过一些情况更严重的患儿——因植物类异物长时间未被发现,都已经生根发芽,引发严重感染。一些鼻腔异物还可能滑入食道、气管,造成严重后果。
家长该如何防范与应对?
随着暑期来临,蔡族苗副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家长需强化日常监护措施:除游乐场内的决明子外,家中的细小物品(如纽扣、珠子、玩具小零件等)及危险品也应妥善收纳,防止儿童接触后将其塞入耳道或鼻腔。

关于异物的正确处理方式,蔡族苗强调:发现孩子耳道或鼻腔进入异物时,家长切勿盲目掏挖或擅自滴药。此类不当操作可能导致异物嵌塞加深,损伤外耳道或鼻腔黏膜,甚至引发异物移位至更深组织的风险。正确的处置方法是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处理,以避免二次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