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发布、重点实验室揭牌,300位专家齐聚玉环,共绘县域健康新蓝图
2025年7月11-12日
第三届县域慢病健康管理交流
在玉环市人民医院
隆重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名
慢病健康管理领域医学同仁
汇聚玉环
共话县域健康新未来
第三届县域慢病健康管理交流会旨在搭建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各方围绕慢病防控体系创新、专病中心建设、医防融合、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与思维碰撞,进一步推进县域健康管理建设,助力基层健康行业发展。
项目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协办,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县域慢病健康管理分会承办,温州医科大学县域慢病健康管理研究院、杭州医学院健共体建设与发展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
盛大开幕
凝聚共识,共探县域慢病管理新路径
7月11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玉环市人民医院3号楼5楼会议中心举行,玉环市卫生健康局党工委书记、局长卓桂娥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江桂斌,杭州医学院原党委书记徐润龙,浙江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一级调研员陈黎明,玉环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陈晶,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王丽敏,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卫生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黄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副院长陈劢,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洪新田,玉环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林明火等出席。
此外,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灵芝,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健康战略与服务体系研究部主任黄二丹通过线上方式出席会议。

玉环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陈晶
此次大会召开不仅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更是凝聚行业共识、共谋发展新篇的重要契机。期待各位专家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探索新时代县域慢病管理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支柱,也希望与会人员以此次大会为桥梁,进一步深化区域协作,共同推动县域健康管理事业迈上新台阶。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灵芝
她表示,当前,县域慢病健康管理工作仍面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人才短缺、信息化建设滞后等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携手攻坚克难。希望此次交流会能让大家更了解县域慢病健康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和创新做法,为各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浙江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
一级调研员陈黎明
慢性病管理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希望与会人员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分享慢病管理经验,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碰撞出更多智慧火花,希望玉环市继续发挥优势,持续优化健共体模式,进一步提升慢病管理的质量与效果,为广大居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重磅发布
签约、项目启动、揭牌亮点纷呈

玉环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协同助力,7月11日上午,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与20家机构在县域医共体、专病中心、全病程管理等方面达成专项合作,为县域慢病健康管理工作注入新活力,奠定新基础。

会议还进行了台州市地方标准《代谢性疾病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发布会。2025年6月,经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11项浙江省台州市地方标准,其中,由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主导制定的《代谢性疾病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规范》成功入选,成为台州首部聚焦代谢性疾病领域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地方标准。
该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医务社会工作与临床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助力提升代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恢复水平,对构建多层次慢性病防治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齐玥教授,玉环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林明火,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院长董寅、集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孝敏登台共同宣布,课题正式启动。
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申报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共病预防研究”与“多学科多元协同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共病共管模式推广应用研究”,成功入选科技创新203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数智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共病共管模式的应用及评价” 课题研究体系,获得科技经费达100万元,是玉环市首个百万级国家科技纵向课题。
此项课题的顺利立项与启动,不仅标志着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在数智化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科研领域迈入国家级项目协作平台,更成为玉环地区慢性病防治体系向“精准化、协同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突破点,为县域级慢病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国家级科研支撑。

台州市慢病基础研究与智慧管理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
今年3月,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慢病基础研究与智慧管理重点实验室成功被台州市科技局认定为台州市重点实验室,也是玉环卫健系统首个获批的台州市级重点实验室。玉环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林明火与集团院长董寅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名家授课
聚焦前沿,解锁慢病管理新视角
来自各地的专家、管理者及产业代表通过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实践分享等多元形式,围绕慢病防控体系创新、专病中心建设、医防融合实践、数字技术赋能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为县域慢病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多视角、多层次的经验借鉴。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以《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为题,指出环境与食品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是伴随人类进化的长期性问题。他结合大量实证案例,系统阐释了当前环境新污染物的分类、健康危害机制、风险评估方法及国家层面的治理策略,为慢病防控提供了跨学科视角。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健康战略与服务体系研究部主任黄二丹在《构建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强调,县级公立医院需以“慢病管理”为核心切入点,通过整合内外部医疗资源、推进多中心系统协同建设,明确功能定位,为居民提供全周期整合型健康服务,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在《构建良好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城市》中,深度剖析我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构建的政策举措,并以上海实践为例,详解建设优质健康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点。

浙江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一级调研员陈黎明的《浙江基层医防融合的路径选择》,紧扣社会发展与群众健康需求变化,分享了浙江省卫健委结合医改方向,在推进基层慢病一体化医防融合管理中的创新举措与实践经验,为各地提供了可借鉴的“浙江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在《医学人工智能发展:基层应用的机遇》中,全面解析了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及相关政策法规,深入探讨了其在基层医疗领域的应用机遇与挑战,提出人工智能可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及服务质量与效率。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王丽敏以《中国居民肥胖流行状况、防控策略和体重管理概述》为题,从肥胖的流行趋势、疾病负担、对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影响,到具体防控策略与体重管理方案,系统梳理了我国居民肥胖问题的现状与应对路径。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袁蓓蓓的《慢性病医防融合中预防类服务界定探讨及其需求水平分析》,指出当前“医防融合”概念存在界定模糊、共识不足的问题,强调需推动决策者、管理者、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意识与行为转变,并介绍了医共体框架下医防融合的具体实施路径。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王南南在《山东省“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实践分享》中,同样针对“医防融合”的概念落地问题,结合山东实践,阐述了在医共体框架中嵌入医防融合机制的具体策略。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党委书记张建以《全面推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为题,结合温医大眼视光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实践,深入分享了近视防控领域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宝贵经验。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副会长、浙江省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特聘专家俞敏以《浙江省预防接种健康处方工作交流》为题,聚焦预防接种健康处方工作实践,系统总结并分享了浙江省疾控中心在“公共卫生+医防融合”创新模式下的探索成果与实践经验。

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林海江的《临床子宫颈癌医防一体化策略、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子宫癌消除》,分享了宫颈癌医防一体化管理对医院高质量发展及癌症消除目标的推动作用。

巩义市总医院院长郜炎辉的《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慢病防控、医防融合提升慢性管理效能》,介绍了巩义依托“数智化”慢病大数据健康管理平台,构建分级诊疗新模式的实践,其“共享血压管理、智能+人工随访、慢病管理积分制”等特色做法成为县域借鉴样本。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李西的《胃饥饿素:ADHD药物干预的新靶标》、深圳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尤志峰的《神经血管微环境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关键作用》等报告,从临床与基础研究角度,展现了慢病管理领域的科研新进展。


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院长董寅的《医防融合创新实践》,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公卫部主任、玉城分院党支部书记陈斌的《健共体整合资源,基层慢病管理“防治融合”创新模式研究》,分享了玉环通过健共体整合资源推进基层慢病“防、治、管”一体化的创新经验。
专题研讨
多维度探索慢病管理新实践
专病中心建设是提升县域慢病诊疗规范化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基层医防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载体。7 月 11 日下午,大会围绕专病中心建设主题召开专题研讨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健康战略与服务体系研究部主任黄二丹作专病中心建设主题报告,就专病中心建设提出系统性框架思路与顶层设计建议;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院长董寅则以《加强专病诊疗中心建设、重建疾病全程管理闭环》为题,系统介绍了当地在专病中心建设中的实践经验。
研讨环节中,与会专家围绕肿瘤防治中心、甲状腺中心、脂肪肝中心、慢病中心等专病中心的建设实践与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专病中心在县域医院的落地实施积极建言献策。

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副主任黄华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黄品同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阮冰教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社会工作师张露娜等专家,围绕专病中心建设的核心技术应用与跨学科协作等关键议题深入交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副院长陈劢、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洪新田、江阴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党委书记严峥、长兴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孙海明、平阳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党总支书记王娜、龙泉市人民医院院长徐宇等院级管理者,从医疗机构运营视角探讨了县域慢病健康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实践路径。


此外,医疗健康相关产业机构代表亦参会并围绕当前产业前沿趋势、医疗产业跨界协同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推动“医-产-研”融合发展凝聚共识。
实地考察
走进玉环,感受慢病管理实战经验


7月11日下午,与会人员实地参观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总院、坎门分院,深度走访全病程管理中心、肿瘤防治中心、基层MMC中心,实地了解县域慢病健康管理实际运行情况。
第三届县域慢病健康管理交流会的圆满召开,为全国县域慢病健康管理领域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协作平台。与会人员反馈收获满满,不仅在学术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的碰撞中拓宽了思路,更在跨区域、跨领域的对接中找到了合作契机。
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会议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本地慢病管理工作的具体行动,以更精准的策略、更协同的机制、更创新的模式,破解县域慢病防控难题,让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贴心、更有效的健康守护,真正把健康中国的蓝图在县域大地上落细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