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术后1周再发心梗!祸根竟是家属这个举动
老人心梗术后平安归家,谁曾想短短不到一周,竟因急性心梗再次被紧急抢救。而揭开真相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没想到——竟是家属的一个举动,险些让老人丢了性命……
救命药成“摆设” 家属一念之差险酿悲剧
73 岁的梅姨因突发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往玉环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值班医生看到她的名字和面孔时心中一惊 —— 一周前,梅姨因前壁心肌梗死、前降支严重狭窄,刚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并植入心脏支架。
情况危急,值班医生立即联系科室主任阮宏标,迅速启动导管室,为梅姨实施第二次急诊PCI 手术。术中发现,她此前植入支架的前降支血管再次出现 90% 的严重狭窄。万幸的是,经紧急救治,梅姨再次渡过危险期。
距离上次手术仅一周,为何会再次心梗?医生十分困惑。询问患者及家属,他们都称出院后 “一直规律服药”。但医生追问用药明细并查看药物后发现,关键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包装完好,一颗未吃。
原来,梅姨的老伴因担心药物出血风险,擅自让她停药,才导致悲剧重演。医生耐心解释了术后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的重要性,可预防血栓和血管堵塞引发心梗。梅姨的老伴懊悔不已,深知错误带来的痛苦。

支架不是终身保险 规范服药才是“护身符”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叶如剑指出,梅姨的案例揭示了一个普遍误区:许多患者认为心梗后植入支架就 “万事大吉”。实则不然,支架植入后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至关重要。
支架作为异物植入血管,会激活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系统,大幅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规范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能有效预防支架内血栓、维护血管通畅、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支架术后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是保障手术效果、维系生命的关键,容不得半点疏忽。
叶如剑强调,希望通过梅姨的案例,让更多患者及家属认识到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术后药物(尤其是抗血小板药物)的极端重要性。切勿自行判断、擅自调整或停药,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