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有多凶?46岁壮汉硬扛高温险丧命!这些救命信号一定要懂
感觉气温还好
不舒服扛扛就过去了
居然差点没命
46岁的张大哥
躺在病床上
怎么也想不到
平时连感冒都很少的自己
竟然因为一场高温
经历生死时速的救援
还直接“躺”进了重症监护室

户外持续作业仍强撑
热射病发作陷入昏迷
“患者体温41.7!心率180次!诊断为热射病,已陷入昏迷。”情况十万火急,急诊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启动热射病急救:快速建立生命通道、输注冷却液体、采取体外物理降温手段……
当天参与急救的主治医师陈时强回忆,除了体温高、心率快,患者当时全身皮肤干热无汗,还有肢体抽搐的症状,都是典型热射病的核心临床特征。
这些意味着人体至关重要的散热机制已彻底瘫痪,全身多器官正遭受高温“煎烤”,死亡率极高。为此,张大哥被收住EICU。
一边在体内输注液体补充水分,一边使用冰毯包裹全身、冰帽保护头部、颈部及腹股沟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持续温水擦浴……在救治团队“多管齐下”的降温措施下,患者的核心体温终于降了下来。
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持续进行心电监护,予充分镇静镇痛,抗癫痫,甘露醇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冰帽降温等脑保护治疗。
同时,EICU团队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意识状态变化,严防抽搐、多器官功能衰竭、脑损伤等致命并发症。

其实,热射病的发作早有先兆。
“打桩浇灌这个事情中途不能停的,一干就是几个钟头,我都习惯了。”张大哥是工地上的打桩师傅,顶着烈日在户外持续作业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发病前几天,他就陆续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可惜他没当回事,以为喝碗绿豆汤降降暑就行,依旧强撑着干活。直到当天中午十一点,持续工作三四个小时的张大哥体温飙升到了40度,工友将其送医途中,他的情况就急剧恶化,呼之不应,全身抽搐。
目前,经过近十天的治疗,张大哥已恢复神志,性命无虞。
热射病不只是“普通中暑”
掌握以下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热射病是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核心体温>40℃并引发多器官衰竭的致命急症。作为最严重的中暑类型,热射病致死率超50%,且起病急骤,从轻微中暑的头晕乏力到重度中暑的器官衰竭可能仅需数小时。
两类人最危险
劳力型:建筑工、快递员等户外高温高强度作业者,容易因剧烈活动,产热剧增引发热射病。
经典型:多见于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等散热能力差的人群,在空气流通差、温度高的环境,如未开空调的密闭车厢、房间,被动发病。
烫 晃 晕 乱
快速识别热射病!
烫:皮肤滚烫(可能无汗),核心体温≥40℃(腋温会低估!)
晃:走路像醉酒,站都站不稳
晕: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看东西模糊,高温下 "想呕又呕不出",是热射病的危险信号!
乱:意识混乱、抽搐、昏迷(老人可能表现为嗜睡)
特别提醒:感觉不适就停下!中暑后千万不要 "带病上岗",这样可能直接跨过轻症阶段,直奔热射病!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应及时就医。
头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
肌肉痉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的抽动,应及时就医。
呼吸浅快:呼吸速度加快,超过20次/分,吸气吐气量小,应及时就医。
恶心:有想呕吐的感觉但是又吐不出来,此时应及时就医。
打 120 时,可以直接说 "疑似热射病",提醒医生带降温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