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英:方寸护五官 仁心守万家

叶建英,玉环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从医21年,她以责任立心,凭精细立业,在耳鼻咽喉的“方寸天地”间,默默守护着万千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日前获评医院“十佳医师”荣誉称号。
“方寸间”藏着大担当
身形娇小却目光炯炯,语速轻快仍条理分明,这是叶建英给人的第一印象。而真正走近她的工作日常,更能感受到这份干练背后藏着的医者温度。

8月15日原本是叶建英的休息日,她却约了十多位需要复查的病人来院。诊室内,她一边为患者仔细诊查,一边细细叮嘱着康复注意事项,耐心得像对待熟稔的朋友。
8月16日是周六,叶建英一早来到医院,为术后患者换好药,便马不停蹄扎进手术室,为一名12岁孩子进行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切除术。无影灯下,叶建英微微俯身,全神贯注盯着内镜屏幕,双手稳稳握着器械,指尖在狭小的鼻腔通道里精准游走,每一个动作都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她对着屏幕反复确认术区无渗血,才缓缓退出内镜,手术顺利完成。

8月17日是周日,叶建英的专家门诊依旧如期开诊。“这周基本每天都在上班,只要有病人或手术,就得来医院。”她轻描淡写的话语里,藏着早已习以为常的工作节奏。
在耳鼻咽喉科的诊疗中,儿童患者占了不小比例,尤其是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这类疾病,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面对这些小患者,叶建英始终耐心问诊、细致查体,反复强调:“这些器官虽小,却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必须精心对待。”
正是这份把患者放在心上的同理心,让她在繁忙工作中始终眼里有光、心中有暖,用专业与耐心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小器官”上练出真功夫
耳鼻咽喉作为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其解剖结构具有孔小、洞深、结构复杂的特点。在这些器官上动刀,堪称在刀尖上“起舞”,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高。叶建英始终以精湛技术应对这份挑战。
多年临床积累中,她深耕专业领域,如今已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类疾病诊治,熟练开展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鼻中隔手术,扁桃体及腺样体传统与等离子切除术,支撑喉镜下喉部手术及耳内窥镜手术等。

除了常规诊疗与手术的精准把控,叶建英在危急重症救治中更显过硬功底。2024年,有一回碰上位遭了喉部贯穿伤的病人,脖子里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等喉软骨碎裂,情况急得让人揪心。还有一次更险,一位患者被异物卡了喉咙,一口气上不来,已经到了四度呼吸困难的地步,眼看就要没了生命体征。关键时刻,叶建英凭着扎实的技术和果断的判断,硬是把这两位从鬼门关里给拉了回来。
从对“小器官”的精细呵护,到与死神赛跑时的果敢决断,叶建英用日复一日的专注与担当,诠释着一名耳鼻喉医生“于细微处见真章、于危急时显本色”的医者风范。
“小科室”闯出大发展
2024年3月,叶建英被任命为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接过学科发展的接力棒。
作为以门急诊诊疗为主的科室,这里的基础诊疗能力完备扎实。检查端常规开展电子喉镜、鼻内窥镜、电测听、声阻抗、脑干诱发电位、耳声发射及睡眠监测等多项精准检查,为疾病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手术端常规开展鼻内镜微创手术、内窥镜下声带及喉部良性病变切除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等,满足患者日常诊疗需求。

在叶建英的带领下,科室技术能力持续突破。团队成功开展扁桃体与腺样体等离子切除术、咽喉部疾病等离子切除术及鼻腔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推动鼓室成型术落地,完善耳鸣眩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疑难病症的综合治疗方案。她更主动牵线跨区域医疗合作,将喉癌根治、听骨链重建等高难度手术引入本地,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2024年,科室服务患者75000人次,出院量、手术量分别同比增长23%、24%,诊疗效率与医疗质量同步攀升。
谈及从业感悟,叶建英坦言:“医生越当越‘胆小’。见过生命脆弱,便对诊疗精益求精;深知医学复杂,手术时更如履薄冰。”这份“胆小”,是岁月沉淀的职业敬畏,更是医者仁心的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