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超:胃肠 “超” 凡守护者

郑超,玉环市人民医院胃肠肛肠疝外科副主任医师、医疗组长。扎根临床 12 年,他揣着 “患者至上” 的初心,靠 “终身学习” 追赶医学前沿,用温暖关怀架起医患桥梁,以全病程管理守护患者尊严,更用言传身教传递医者仁心。这位集 “技术骨干”“温暖医者”“优秀导师” 于一身的十佳医师,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医者故事。

以勤治学 筑牢诊疗根基
若说医学是一部镌刻生命答案的厚重典籍,医者便是持书渡人、破解病痛的使者,将书中医理凝练成救急良方,让纸上智慧照进鲜活生命。郑超,便是这样一位已在医学征途上笃行 12 载的践行者。
“学医没捷径,就得踏实学、认真练。” 这是郑超常挂在嘴边的话。2013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台州医院完成3年规范化培训,白天跟着导师上手术、研病例,把每一次操作都当成练本事的机会;晚上啃专业书,让理论和实践精准对接,慢慢建起系统的诊疗思路。

入职玉环市人民医院外科后,郑超始终紧盯医学前沿,锚定胃肠外科领域持续深耕。
2020年,他主动争取到浙医一院进修机会,一年间参与手术超400 台,将先进术式与诊疗理念内化于心。同时,他争分夺秒攻读在职研究生,奔波于玉环与温州两地,期间在温医大附一院进修3个月参与手术百余台,迅速吸收前沿技术与经验,最终以优异成绩取得硕士学位。
凭着一腔执着,郑超在医术之路上不断淬炼、日益精进。
以术破局 全病程护航
如今的郑超,已具备多元而娴熟的诊疗能力,尤其在结直肠疾病领域形成专业优势,屡次助患者转危为安。

77岁的张伯深夜突发腹痛,郑超凭经验和CT 快速判断是肠道肿瘤,立刻安排胃肠镜取样,确诊肠癌后牵头制定方案,成功做了 “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他给张伯装 “输液港”、定化疗计划,还留了个人电话全程跟进复查,从初诊到长期管理一管到底。
面对急重症,他同样沉着果断。

65 岁的林先生突发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这种病死亡率超 60%,早期诊断极其困难。郑超排除常见急症后,敏锐抓住细微症状,立刻组织多学科会诊手术,为抢救赢得关键时间,最终把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他总说 “要让病人最大获益”,从急诊抢救到术后管理,他用全程负责的行动,让患者踏实又安心。
以暖护患 照亮传承之路
对待患者,郑超把 “温度” 藏在每个细节里。
直肠癌患者陈姨确诊时已转移,三年里27次住院、4次手术,病情反复。每次病情变化,郑超都第一时间调整方案、温言鼓励,深夜接她电话耐心解答,治疗间隙关心她的起居。真诚换真心,陈姨把他当亲人,常送亲手做的糕点,这份牵挂胜似家人。

“对于癌症患者,治病只是第一步,更要帮他们守住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郑超说,医生得把患者当 “家人”,既医身病,更暖心病。
这份温暖也融入教学中。2019 年至 2024 年,他担任科室带教老师,他对学员既严格又用心。他总对学员说:“做医生,技术是根基,同理心是灵魂。”

在他指导下,多名学员在温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医学技能大赛中拿奖,他自己连年获评院 “优秀带教老师”,还获温州医科大学 “优秀带教老师” 称号,成了学员眼里的 “引路人”。
“普外之路,以勤为径;健康之舟,以术为帆。” 郑超说,外科医生既要用手术刀祛病痛,更要用同理心暖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