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巍杰:胃肠镜“小王子”

2025-08-27202

948a2b74dffc93058bb9db8bb1624c8d.jpg

刘巍杰,中共党员,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在同事眼中,他是口碑斐然的胃肠镜“小王子”,更是有求必应的“不拒绝”先生。十五年临床岁月里,他始终以“镜”为媒、以“心”为引,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与诊治的赛道上步履不停,将医者的赤诚与担当,深深镌刻在每一次精准操作、每一次温情诊疗里。


“小王子”的火眼金睛  

胃肠早癌藏得有多深?有时仅是黏膜上一抹淡淡的充血,或是比芝麻还小的病灶,隐匿在曲折迂回、满是褶皱的胃肠道里,是个“捉迷藏”的高手。

bd898522e366cd91f023e64f6a508314.jpg

手持胃肠镜15年的刘巍杰,仿佛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总能精准锁定病灶,将早癌快速“狙击”。这份娴熟的技术赢得了医院同事的一致认可,大家都称呼他胃肠镜“小王子” 。

45 岁的张女士平日里毫无不适,只是常规做胃镜检查,刘巍杰却在她胃内发现一处芝麻大小的糜烂病灶,从细微的形态、色泽变化中察觉出异常,断定这是早期胃癌。果不其然,取样化验结果确实是胃癌。正是这一眼的敏锐,为张女士争取到了最佳治疗时机。

50 岁的陈先生同样没有任何症状,刘巍杰为他检查时,发现了一个仅 0.5 厘米的微小病灶。谁能想到,这个不起眼的 “小疙瘩”,竟是恶性程度极高的印戒细胞癌。这种癌症发展迅猛,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淋巴转移,若不是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5e4968035511f3f4ac0af6c481cf4117.jpg

在刘巍杰的患者名单里,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他就像胃肠道里的 “侦探”,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为患者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这份 “火眼金睛” 并非天生,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深耕细作。早在 2013 年,刘巍杰第一次接触到内镜筛查胃肠早癌的理念,从此便“迷”进了这个领域。

他四处搜集相关文献图谱,把不同类型病变的图片反复琢磨,直到每个细节都烂熟于心;日常工作中,只要是经他手的早癌病例,不管多忙,他都会回头复盘病理结果,对照自己当初的判断,一点点校准,不断提升早癌诊断的准确性。

9ed3c26c003d0048218c244a0ff4e166.jpg

如今,他擅长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内镜下诊断,常规开展消化道息肉内镜切除,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止血,肠梗阻导管、鼻空肠营养管植入等胃肠镜下治疗,熟练掌握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他的技能早已不止于“识别”,从早癌筛查到内镜下治疗,实现了“查治一体” 的跨越,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服务。


“不拒绝”先生不怕烦  

“小王子,能加号帮我的病人做个胃肠镜吗?” 在医院里,外科医生常给刘巍杰打这样的电话;许多患者也是认准了他,点名要他做检查。

6ad0b7d6585e259ed488ab9817b32ee8.jpg

面对这些请求,刘巍杰从不说“不”,是位有求必应的“不拒绝”先生。排班护士有时会疑惑:“巍杰,明天可是您休息日,确定还要排检查吗?” 他总是轻描淡写地摆摆手:“排吧,我从家里过来一趟就行。”

45 岁的肠腺瘤病患者李云,是外科医生特意联系刘巍杰接诊的。李云的肠道里密密麻麻长满了百余枚息肉,若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发生恶变。接手后,刘巍杰仔细研究病情,为李云制定了分次摘除的诊疗方案。

每次治疗,都要清除数十枚息肉,耗时近 2 个小时。这期间,刘巍杰始终稳稳地站在病床边,双眼紧盯着内镜屏幕,双手精准操作器械,不敢有丝毫松懈。就在最近一次治疗中,他从下午 5 点一直忙到晚上7点。这样的加班拖班,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b804e3a301ef6e5eb030174599f2663e.jpg

70 岁的陈伯与刘巍杰的缘分,要从8年前说起。当时,刘巍杰为陈伯查出了早期食道癌,及时为他阻断了癌症进展的脚步。从那以后,陈伯每年的随访检查,都非刘巍杰不可。

而刘巍杰也从未辜负这份信任。在后续的随访中,他先后 3 次从陈伯的胃里揪出早期癌症,每次都及时为陈伯实施 ESD 治疗,以最小的创伤、最低的代价,将癌症一次次扼杀在摇篮里。如今,不仅陈伯自己,就连他的家人、亲戚,也都认准了刘巍杰,胃肠镜检查只找他。

“只要能发现早癌,帮助患者,就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十五年从医路,刘巍杰始终以这份成就感为动力,在忙碌的诊疗中坚守初心,不怕麻烦、不避辛苦,用一次次“不拒绝”的担当,守护着患者的胃肠健康,也诠释着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的医者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