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桃:21载医心伴童真 以爱筑就儿科暖光

2025-08-29184

张林桃 海报1.jpg

张林桃,儿科副主任医师,医疗组长,从事儿科医学临床工作21年。她以专业为盾守护患儿,以担当为责推动学科发展,是同事眼中的 “标杆”,更是家长心中的 “定心丸”。

每天清晨的儿科病房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却充满活力的身影:她蹲下身安抚哭闹患儿,轻声叮嘱家长护理细节;转身又熟练调阅病历、核对检查结果,与护士敲定诊疗方案——她就是张林桃。

忙并快乐

21年的“医”心“医”意

20250827 张林桃08.jpg

儿科被称作 “哑科”,孩子说不来病情,家长容易焦虑,诊疗难度不小。但张林桃总说:“孩子们的天真和康复后的笑脸,能抵消所有辛苦,跟他们在一起,我总觉得充满活力。”

因为热爱,所以再忙也快乐。

每天一早,张林桃准时扎进病房,挨个给孩子检查。遇到怕疼哭闹的孩子,她总有自己的“小妙招”:“乖乖配合,检查完就给你贴一个小猫咪的贴纸。” 温柔的引导化解了孩子的抵触。遇见因孩子病情焦虑的家长,她反复拆解治疗方案,直至打消对方顾虑。

刚独立工作时,她曾救治新生儿小金 —— 小金因 “胎粪吸入” 呼吸困难,是玉环首例使用儿童呼吸机的患儿。那段日子,她天天守在病房监测指标、调整方案,下班后还常常电话跟进。小金父母满心感激,特意给孩子取了与她同音的名字,此后十几年,孩子不适仍第一时间找她。这份跨越时光的信任,成了她坚守的重要力量。

20250827 张林桃12.jpg

21年来,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 从 “张姐姐” 到 “张阿姨”,她守护了一代代患儿成长。“张医生耐心仔细,孩子也听她话,我们习惯找她看的。”不少家长如是说。

张林桃管的病人多,值的夜班也多,曾连续 7 年被医院评 “小蜜蜂” 奖,已经连续10年是 医院“优秀员工”。对这些荣誉,她总说:“只要孩子能康复,再忙也值。”

深耕专域

破解儿童“睡眠密码”

“医生,我家宝宝才六个月大,就是个‘睡渣’,每天晚上都要折腾到 10 点多才能睡着,这都折腾两个月了,怎么办啊?”类似的问题,张林桃时常能在门诊碰到。

她深知,睡眠关乎儿童生长发育、记忆力、免疫力乃至情绪,是易被忽视的 “隐形健康杀手”。

20250827 张林桃04.jpg

2018 年,一次继续教育课程让张林桃聚焦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 领域。为帮助更多孩子,她主动申请到上级医院进修,系统学习儿童睡眠监测技术与诊疗规范。

2019 年,她在玉环市内率先开展“光电容积脉搏描记法在学龄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中应用”项目,成为当地第一个 “破解儿童睡眠密码”的医生。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为 456 名儿童检测,6 岁的嘉嘉(化名)便是受益者。嘉嘉被入睡难、夜醒频繁、记忆力差困扰两年,张林桃经问诊和监测,诊断其为 “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除药物治疗,她还指导家长调整养育方式:“从奶奶陪睡改为固定睡前仪式,帮孩子建立自主入睡能力。” 一段时间后,嘉嘉睡眠渐规律,家长感激:“张医生不仅治病,还教我们带孩子,太实用了!”

20250827 张林桃09.jpg

为了让更多家长懂科学哄睡,张林桃积极推广 “321 睡饱法则(三不、二要、一状态)”:不要掐点计算睡觉时间,不要孩子一哭就抱,不要过度哄睡(教孩子自己睡);要固定睡前仪式,要坚持孩子非醒勿扰;看孩子精神状态判断是否睡饱。她通过门诊、讲座把这套简单易懂的法则传递给家长,帮很多家庭走出了 “哄睡焦虑”。

 

身兼数职

把每件事都做好

除了看病,作为科室“老人”,张林桃肩上也有不少担子:医疗组长、教研室秘书、质控员、院感管控医生、运营管理员……每件事她都做得有声有色。

20250827 张林桃06.jpg

作为医疗组长,张林桃既要统筹组内安排,还得盯一线救治。不管是疑难病例会诊,还是半夜急诊,她随叫随到,用丰富经验稳定局面。

年轻医生值夜班时心里没底,给她打电话,她从不推辞:“我家近,马上过来。” 她常说:“互相帮衬、共同提升,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当儿科教研室秘书,她看重教学质量,借鉴温州医科大学的评分方法,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小讲课等内容科学拆分,制定出 “理论+实践” 双轨并行的培训方案,让实习生都能学到真东西。她还牵头搞科室 “三基三严” 培训,从病历书写到穿刺技巧,逐项考核。

因此,她连续9年被评 “优秀带教老师” 或 “优秀教研室秘书”,儿科也是多次蝉联“优秀教研科室”。

作为院、科两级质控员,张林桃紧盯十八项核心制度,逐份核对病历、处方,确保诊疗规范,科室病历考核常年居全院前列。同时,她还负责科室运营与绩效,定期分析门诊量、住院天数等数据,提优化建议,提升科室运转效率。

在科研方面,张林桃不忘积极进修学习,主持国家级课题子课题1项,主持玉环市级课题2项,参与厅局级科研项目6项;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篇;主持新技术新项目3项。

从2004年毕业投身儿科医学,21年儿科路,张林桃始终将对孩子的爱融入工作:“没做什么大事,就是把看病、教学、科研一件件做好。” 她说,只要能看到孩子们健康的笑脸,这条儿科路,她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