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椎间盘突出、腱鞘炎痛有“新武器”!这项技术又快又好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骨科疾病及慢性疼痛问题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从上班族常见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到老年人高发的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再到运动爱好者易遭遇的肌肉拉伤、肌腱损伤等,都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肌骨超声介入治疗技术,不仅让医生拥有“透视眼”,帮助医生明确诊断,还能清晰显示肌肉、肌腱、韧带、周围神经等浅表软组织结构和相关病变,快速解决患者的疾痛。
椎间盘突出无法走路 一次治疗就能下地
50多岁的蒋先生在工厂工作多年,一直受腰椎间盘突出困扰,此前始终强忍不适。直到上个月,神经压迫突然加重,他连走路都成了难题,这才来到玉环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求助。
结合磁共振检查报告,疼痛科主任医师邵亮为蒋先生制定了方案——进行两次肌骨超声介入治疗。
令蒋先生惊喜万分的是,第一次治疗就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整个治疗过程特别快,打针结束后,我躺着休息了十几分钟,再起身时,脚就能顺利下地走路了,身体瞬间轻松了不少。” 此次蒋先生是专程来做第二针巩固治疗。
腱鞘炎痛了四个月 工友推荐疼痛科治疗
53岁的刘先生也受益于这项技术。他在工厂做电焊工,因频繁用手和腕关节,患上慢性腱鞘炎,左手大拇指活动受限且不时发“咔嗒”声。
在忍受疼痛近四个月且未见任何好转后,刘先生从一位同样患有腱鞘炎、并在玉环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治疗后效果显著的工友口中,了解到了肌骨超声介入治疗技术,便慕名而来。
就诊时,邵亮也建议他采用肌骨超声介入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仅用了3至4分钟,刘先生休息15分钟后,左手大拇指已能正常活动,对治疗效果也十分认可:“这个医生技术还是很好的,治疗过程比较快,只要几分钟,打完针躺一会儿就能见效,真的太感谢了。”
到底什么是肌骨超声介入治疗?
真有这么神奇?
…………
肌骨超声:疼痛治疗的“透视眼”
邵亮介绍,肌骨超声介入治疗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可视化”。在超声引导下,可对滑囊、关节腔、腱鞘、韧带、周围神经等部位的病变精准定位,明确治疗靶点;全程实时动态监测中,能清晰显示穿刺针尖位置、病变及周围结构,灵活选择进针方向与路径,帮助医生精准“透视”病变部位
治疗中不仅可开展局部药物注射、穿刺抽吸或松解操作,还能精准避开大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与器官,兼具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疗效好、术后无体表瘢痕等特点。
可应用于哪些疾病?
许多让人烦恼的常见疼痛问题,都可以通过该技术解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软组织损伤:如肌肉、筋膜、韧带等部位的急性或慢性损伤,超声介入治疗可促进组织修复,缩短病程。
2.肌腱病变:如肌腱炎、腱鞘炎、腱鞘囊肿等,超声介入治疗可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3.急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肩周炎等,超声介入治疗可减轻炎症、激活组织正常修复进程。
4.周围神经损伤:如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炎等,超声介入治疗可解除神经卡压,减轻神经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有哪些禁忌症?
以下情况不宜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骨介入治疗:
1.注射部位皮肤损伤或有局部感染;
2.对激素类药物或局麻药物过敏;
3.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
4.骨关节结核及骨肿瘤的患者;
5.严重凝血障碍患者;
6.神经严重卡压的患者需要骨科医生评估治疗,排除手术指征。
注射药物主要有什么?
超声引导下肌骨介入治疗的注射药物主要包括局麻药、糖皮质激素和甲钴胺。局麻药能够暂时阻断局部感觉神经的传导功能,缓解疼痛感。激素类药物主要起到消除无菌性炎症、改善病变部位组织代谢的功能。甲钴胺主要起到营养神经作用。
会不会有副作用或产生药物依赖?
很多患者担心所选用激素药物会对人体造成副作用,比如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免疫力下降、向心性肥胖等等,其实,这些症状往往只有在长期、大剂量、反复使用激素情况下才容易出现;介入治疗一般一个疗程只需连续打1-3次,而且每次治疗间隔7-10天或更长,且应用剂量非常小,一般不会对人体带来什么影响,更不会产生激素依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