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不等床 化疗不过夜 | 肿瘤治疗新模式
以往肿瘤术后患者想要化疗
要么住院费时费力
要么门诊久坐不适
近日,为推动肿瘤治疗
短、平、快的服务模式
市人民医院
在甲乳心胸血管外科病区
开设日间化疗病房
提高医疗资源使用率和医疗服务效率
患者化疗可以上午来、下午走
省事省时还省钱!

什么是日间化疗?
日间化疗,就是恶性肿瘤患者白天在医院接受诊疗、夜间回家休息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是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补充。
通过提高诊疗效率和优化就诊流程,化疗患者原本几天的化疗时间缩短至半日,不仅缩短患者在院时间、减少患者诊疗费用、降低家属陪护压力。患者在化疗当天就能回归家庭生活,得到家人在精神、心理、饮食等方面的精心照料,感受家庭的温暖,更具人文关怀。
今年七月初,我院日间化疗病房正式设立,拥有六张床位,并配备有固定、专业的责任医护团队,可为日间化疗患者进行全程化管理和随访。
“之前化疗要查血、等床、住院治疗再办出院手续,没个三五天搞不定。”乳腺癌术后的王女士(化名)是第一位体验日间化疗服务的患者。
术后计划进行8次化疗的她,在第4次化疗前得知医院正在筹备日间化疗服务,她便主动参加体验。“以前化疗住院总想着家里一摊子事,待不住也休息不好,现在一天就好了,方便又省心!”临走时,王女士特意与医护人员合影,为这项服务点赞。

与此同时,在日间化疗病房,办理特殊病种医保的患者可享受与门诊开药同样的比例,较之传统住院模式费用减少。
据统计,日间化疗病房开设以来,已收治近四十例患者,涵盖乳腺癌、肺癌、脑肿瘤、肠癌等,获得患者及家属一致认可。
目前,化疗患者可在各专科门诊和医生预约日间化疗。日间化疗病房责任医师会在收治前完成对诊疗方案、患者情况的评估,排除收治禁忌症,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日间化疗病房的优势
01高效便捷
“当天治疗,当天回家”的日间化疗病房,避免了传统住院治疗的不便,极大缩短住院时间,尤其适合工作繁忙或需要照顾家庭的患者。
02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长期住院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日间化疗能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正常生活节奏,接触社会缓解孤独感,有助于维持良好心态,更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03专业医疗团队保驾护航
日间化疗病房团队由各肿瘤疾病专科医生、护士和药剂师组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得到全方位的专业照护。
治疗过程中医护团队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可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若化疗当日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可直接延长在日间化疗病区观察时间,必要时随时可收住相应的专科病房。
出院后,医护团队会提供居家护理指导并安排定期随访,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收住范围及准入标准
1.排除诊疗相关禁忌症,诊疗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2.无严重的合并症,重要器官(如心、脑、肝、肺、肾、骨髓)功能良好;
3.生活可自理,年龄≤75岁(在具体执行中可视情况适当放宽);
4.各项化验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符合相关诊疗基本要求;
5.治疗方案便于日间化疗病区操作,药物输注时间≤8h,不良反应可控;
6.患者意识清楚,能正确理解诊疗方案,依从性好,能按时就诊及随访;
7.有畅通联系方式及应急联系人。
日间化疗服务为肿瘤患者带来便捷诊疗体验的背后,是医院多年来持续深耕肿瘤管理体系建设的系统性成果。玉环市人民医院始终以“提升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为核心,通过技术突破、模式创新与流程优化,构建起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的肿瘤诊疗服务体系,为区域肿瘤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保障。
在专科能力建设上,医院于2013年成功创建“浙江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为区域癌痛诊疗树立标准化标杆;2025年凭借在癌痛精准管理领域的扎实实践,成为浙江省首批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培育单位,标志着医院肿瘤管理从“规范”向“精准”升级。
目前,医院已形成完善的肿瘤诊疗技术矩阵,不仅熟练开展肿瘤微创手术、根治性手术,肿瘤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规范化化疗、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核心技术,更在癌痛对症治疗领域形成特色优势,通过鞘内药物输注系统(鞘内泵)植入等精准镇痛技术,结合个体化方案制定,为不同疼痛分级、病因的患者提供科学镇痛支持,实现“抗肿瘤治疗与症状管理”协同推进。
在服务模式创新上,医院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多学科协作+标准化流程”双驱动机制: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固定团队,针对肿瘤患者(含日间化疗患者)的病情特点,从治疗方案制定、癌痛评估干预到康复随访全程协同,以加快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如今,从日间化疗的便捷化服务,到癌痛的精准化管理,再到多学科协作的全周期保障,医院正以不断完善的肿瘤管理体系,推动区域肿瘤诊疗向“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深度发展,让更多肿瘤患者在获得高效治疗的同时,感受到更具温度的医疗服务。

